人人都该了解供应链
理解供应链的四大支柱
从高效供应链上收获颇丰的企业相比起一无所获的企业来说,成功之处除了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外,还有对供应链四大支柱的建设。这四大支柱能够促使供应链战略和方法不断改进。
其他部门的人员应该了解这四大支柱,因为他们参与供应链项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比如,现在很多供应链创新是因新技术而起的,因而IT部门很自然地须要加入实施并整合新技术的行列。HR部门也得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得为供应链实施配备具有相应知识与技能的合适人选。另外,企业为建设这四大支柱而引发的变革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人员。比如,组织设计的变动往往对整个企业有十分长远的影响。
支柱之一:合适的人才。
具备拥有恰当技术的合适人才是打造高效供应链的先决条件。那些既能以宽广视野审视整个商业活动,又能以流程观点看待任务及活动的人,就是最有价值的团队成员。
大数公司都下设了地区性或独立运作的分支机构,虽然这些分支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但他们通常能够娴熟地处理各种交易和物料流动。然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需要与工程部、采购部、物流部、供应商、客户、市场部密切配合,以协调各项活动及物料流动。不幸的是,这些部门之间往往弥漫着一种互不信任的气氛。因此,供应链经理必须有能力化天堑为通途,与这些部门很好地合作。
成本管理能力也是供应链管理人才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公司不愿意对客户提价,长远意义的成功就取决于有效的成本控制。比如,一家大型化学制品公司要求其供应链管理人员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及其他来源的数据,运用总成本模型对重大的供应链决策进行评估。另一家公司则要求供应链管理人员从三个可能节省成本的领域-物料节约、资金节约以及由供应商竞价而导致的节约中,推测出最优供应链成本。还有一家公司要求供应链管理人员识别在直接供应商之后的上游成本动因,并加以改进。
要想获取这些能力,就需要一个好的人力资源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包括培养供应链部门的有潜力的员工,从公司其他部门或是其他公司聘请优秀人才,以及雇用有前途的大学毕业生。适当的培训之后,还应该定期详细评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工作应当尽量达成这样一个目标:确保拥有切合供应链需要的合适人才。
支柱之二:合适的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在提升或阻碍企业达成供应链目标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都被忽视了。组织设计是为了实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流程,来评估和选择沟通、人力分工、协调、控制、授权和职责分配的组织结构和系统。
跨职能的团队在协调和管理供应链活动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他部门经理须要意识到这是一种趋势,因为他们很可能要为与供应链相关的团队提供人选。另外还须认识到,建立组织层面的工作团队并不能保证供应链的成功。很少有研究表明组建这种团队和高效供应链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而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就更少有数据能够证明了。由于组建团队的成本相当高昂,所以公司在组团前就一定得权衡清楚。
支柱之三:实时与共享的信息技术。
高效的IT能够让信息在供应链上畅通无阻地流动,从而使企业在制定供应链决策时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实现高效的供应链。不论使用的是何种类型的信息技术平台或软件,供应链系统都应该实时-至少是接近于实时地捕获并共享信息。这些信息不是局部的,而是跨职能和跨组织的。
其他部门的经理应该充分认识这些共享信息对供应链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这些信息的提供者。在很多情况下,供应链的人力、系统和流程都依赖于这些信息,比如质量信息、客户订单信息、销售终端信息,而这些都是由其他部门收集并生成的。
支柱之四:合适的测评系统。
合适的测评系统是供应链的第四大支柱。不幸的是,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测评对于供应链的重要性。有调查显示,51%的受访企业缺少供应商测评系统,而这一系统却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只有十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声称对自己现在的测评系统感到满意。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的研究,尽管很多企业都会针对供应链绩效的某些方面进行测评,但绝大部分都只集中于内部的供应链活动,而不是端到端的供应链流程。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