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工业4.0与发达国差距究竟有多大?

时间:2016-08-11 15:06:47 点击:
来源:中国仪表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明说,美国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希望以新的革命性的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从行业层面上看,行业组织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组建,宣告了企业界进军工业4.0时代的号角吹响。

天河智杂诃事长曾宇波认为,美国版的工业4.0实际上就是“工业互联网”革命。而在此过程中,除了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外,行业联盟的率先组建成为发展的重要推手。“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随后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除了通用电气这样的制造业巨头,加入该联盟的还有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企业。

在日本,工业4.0与其国情密切相关,是以人工智能作为引领。

日本社会人多地少,老龄化问袒锴常严重,这种情况倒逼该国政府在通盘政策考虑时十分重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并给予优惠税制、优惠贷款、减税等多项政策支持,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在日本取得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从未减少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视,近年来更是大规模推出技术战略规划,同时加大了对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据了解,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就与欧美等国联手启动智能制造国际合作计划,并以10年为期限,先后投资15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32元人民币),用于先进智能制造产业的研发和制造。

中国如何抢占先机?

2015年6月,中国版工业4.0纲领性政策文件《中国制造2025》出炉,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全面提升水平和竞争力。不过,业内专家认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发展工业4.0的基础依然薄弱,差距较大。

中国如何在新一轮工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打破观念误区,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理念、科研投入、制度建设等领域全面推进转型升级。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现在国内存在认为工业4.0仅是“技术升级”的误区,实际上我国工业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属于系统性差距,不单是技术、管理或政策弱于别人,而且很多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工业2.0阶段。

因此,中国要抢占工业4.0先机,就应推动技术、政策、管理、人才等各方面均能匹配工业4.0的要求,比如国家投入要真正向创新倾斜,向知识产权倾斜,做好精细管理,同时培养、储备好各层次的创新人才。

曾宇波表示,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对工业4.0的认识仍不到位,其中的关键不是技术和资金问题,而是企业管理层的思想意识问题。根据工业4.0理念,除了技术,企业还要更加重视和优化生产制造过程,加大对智慧工厂技术上的投资。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主导作用,政府层面宜注重全国各地、各产业的均衡引导。

王毅说,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欧洲是靠自动化引领,美国是靠信息化推动,中国也需要形成合适的实施路径。同时,值得提醒的是,目前我国工业4.0主要是靠政府在推,应尽快回归到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导,让市场发挥更多作用。

在产业规划方面,国家层面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基础通盘考虑,有所侧重确保均衡。比如,现在各省都在搞新能源汽车,无法形成合力,反而容易造成恶性竞争。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对我国制造业来说,发展工业4.0的路径应是加紧建立更多新兴技术的研发总部、孵化总部和运营总部、创新总部,对新兴技术要从高起点切入,像硅谷那样,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同时,需要大力推进信息与技术融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副总经理冯江华认为,中国要实现智能制造,就应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制造主线。同时,在工业4.0的生产模式下,“中国制造”的落脚点不是速度和数量,而要切实追求品质提升。

专家还提醒,推进工业4.0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行业和技术,而应继续高度重视对现有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革新。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政表示,在每一次工业革命之间,都经历了百年以上的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传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工业主导产品和技术仍然是20世纪发明的技术和产品,工业4.0仍无法全面替代它们。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工业4.0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