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工业4.0与发达国差距究竟有多大?

时间:2016-08-11 15:06:47 点击:
来源:中国仪表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德国强调“硬制造”,美国侧重“软服务”,日本突出人工智能??在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持续暗淡的背景下,全球工业4.0革命已在渐进式发生。这次革命并非单一技术引领,而显示出不同技术、要素融合的特征。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4.0革命差距依然较大,只有在打破认识误区、全体系转型升级、实施路径、主导力量等方面努力,才能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先机。

工业4.0激活全球经济

7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显示,201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2017年将增长3.4%。这一预测比今年4月份的数据均下调了0.1个百分点,意味着全球虽在缓慢复苏,但下行压力较大。

在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的同时,传感器、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等新技术却层出不穷,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创新不断发展,又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希望。在增长乏力与技术革新交织的背景下,业界认为,工业4.0革命或将成为拯救全球经济的良方。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第46届年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已在渐进式发生,主要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融合、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等。在这个过程中,“服务”扮演着比前三次工业革命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成为工业4.0的突出特征。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当前,全球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早期阶段,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将对全球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撼动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微软创始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物比尔·盖茨表示,人们正迎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各项技术的融合,其中数字领域的创新可能继续领跑。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说,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创新不仅仅来自大公司,中小企业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民众都可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以往工业革命中很难见到的;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马修·格罗布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绝不仅受一种技术驱动,人工智能与学习算法、高速度与低成本的通信技术,将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认为,工业4.0在许多领域带来了快速和颠覆性变化,能显着提高生产率,这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全球咨询公司IHS首席经济学家纳里曼·贝拉韦什表示,近年来新技术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随着人们对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劳动生产率将得到极大提高。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在长期将获得高速增长,如果企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这些新技术或将成为拯救全球经济的良方。

发达国家差异化推进工业4.0

分行业来看,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技术已初露端倪。无人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被认为是工业4.0中的核心推动技术。同时,人工智能与学习算法、高速度与低成本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也被认为将带来颠覆式改变。

如果从不同国家来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工业4.0进程不一,但兼具国情特色,互有优势。

德国工业4.0强调“硬制造”,即技术过硬、品质过硬、理念过硬。

作为先行者,德国逾四成企业已采用工业4.0平台。德国工业4.0核心是发展制造业的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主要面向三大智能战略发展方向:“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其中,德国西门子电子车间是德国“智能工厂”的代表。工厂内的智能机器人负责每年5万多种产品,涉及16亿个生产部件的调配,可以做到庞大生产线的可靠性高达99%,产品可追溯性更是高达100%。

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美国更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化,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工业4.0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