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协同配送两者的优缺点
协同配送的组织形式(以物流业者为主体的协同配送)
由提供配送的物流业者,或以它们组建的新公司或合作机构作为主体进行合作,克服个别配送的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一类协同配送又可分为公司主体型和合作机构主体型。
(1)公司主体型。
①运送者的协同配送:向特定交货点运送货物,交货业务合作化。
②共同出资组建新公司开展协同配送:本地的运送公司(特别零担货物运送业者、包租业者)共同出资组建新公司开展送货到户业务。
(2)合作机构主体型。
①运送业者组成合作机构开展协同配送:运送公司组成合作机构,将各成员在各自收集货物或配送货物地区所收集的货物运到收配货据点,统一配送。
②运送合作机构和批发合作机构合作,开展协同配送:运送业者的合作机构和批发商的合作机构合作,设置收集货物和配送货物的据点,运送公司的合作机构统一承包批发商的集货和配货的业务。
综上所述,共同配送和协同配送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在我国主要城市内实施共同配送或者协同配送,实行共同配送或者协同配送的模式,从而提高了车辆、仓储的利用率,所以总成本是最低的。并且,采用共配模式或者协同配送,虽然使得配送网变少,但服务的功能却大大的增强了,从而有效的实现了集约化的成本。
共同配送是以规模经济为主要运行模式的物流配送。成功运作共同配送,一是需要服务对象的业务规模足够大,逐步建立和实施统一的共同配送体系,有畅通的信息通道支持;二是要以现实需求为基础逐步扩展业务,不渴望一天建成、健全共同配送体系;三是要针对最薄弱环节投入资源,剥离过剩资源,以物流项目运作方式起步,先抢占物流共同配送的制高点。
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按计划实施的统一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思想是将不同货主的货物或商品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配送作业。共同配送一方面可以扩大业务批量,提高单车装载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削减在途运行车辆数量,缓减汽车运输对会产生的外部不经济。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