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农村物流网络不只是“快递”那么简单
与这些住在北京北部山区的村民一样,在中国还有大约7亿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他们也被认为是离互联网最远的一个群体之一,因此,很多人认为,让一位农民接受电商这种购物方式,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事实却并非如此。
“网上衣服好看,不像镇上卖的那些,花样少,老气,也不便宜。”在被问到为什么会网购时,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羊平镇西郭村的小南(化名)这样告诉新浪科技。小南很早就在村庄结婚了,作为家庭主妇,她第一次接触网购,来自近几年从城里回来的朋友们的推荐。
事实上,在电商大佬们的目光还聚焦在城镇市场的时候,大批节假日返乡的农民工和学生就已经将电商概念带到了农村。而在城镇市场遇到天花板增速明显放缓之后,大佬们终于将触角伸向了几乎未被互联网开垦的农村市场。
渠道下沉、村淘、农村服务站,成为最近一两年里电商和物流大佬们摇旗呐喊的几个口号。一个数据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曾在2014年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望突破4600亿元。
一个现实是,发展农村电商需要算的并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除了需要投放在布局物流网络的巨资,消费习惯、物流监控以及网络、公路各项基本建设等都将成为布局农村电商和物流的关键节点。
落后的当地商业
位于怀柔喇叭沟门自治乡乡政府门口的小卖部虽然也是北京的一部分,但新浪科技第一次踏进这个镇上的小卖部,就瞬间意识到物资匮乏这四个字对于农村、农民到底意味着什么。用当地人的话说,“我们是山村,不是农村,好多东西,镇上是买不到的,得搭车去城里”。
怀柔喇叭沟门自治乡虽然也是北京的一部分,但物资匮乏依然困扰着这里的农村。
新浪科技在镇上走访了解到,除了周一有一场市集可供村民采购之外,就剩下这个一百多平米的小卖部辐射周边的几个村子上百户人家。小卖部里灯光昏暗,空间很大,但大多数空间都被杂物占据,油盐酱醋等商品零零散散的摆放在货架上、各种饮料堆积在冰箱旁边的角落里,包装上落下了一层灰。除了饮料和薯片之外,其他商品品牌非常单一,几乎都是一些没听说过的牌子,供挑选的余地很小。
一些诸如烧水壶、电饭锅、台灯的小家电更是因为常年无人过问,接线口、开关等已开始老化,让人怀疑已经不具备正常使用的功能,手机、耳机、充电器等更是不在老板的进货范畴。
事实上,这个小卖部正是当前中国农村商业的真实写照——麻木的老板、短缺的商品品类和常年不变的品牌。但是,落后的传统商业对于中国几千万农村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一提的新鲜事儿,而真正给当地商业带来变化的是近几年中国庞大的城市化进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城里上学、打工,习惯了都市丰富物质生活的年轻人在节假日返乡时面对落后的当地商业时无足适从的反应,推动他们将更多城市的商品和购物习惯带到农村。在采访中,新浪科技发现,超过八成的收件人都是通过孩子接触网购的,农家院老板是农村网购最频繁的一个群体之一。
事实上,在2013年之后,农村的基本建设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根据2013年财政政策,除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外,支持城镇化发展将是积极财政的一大主题。其中,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两个重点。
而据当地村民介绍,2013年以前,从北京三元桥到怀柔喇叭沟门自治乡需要四个多小时,其中还有两小时是双向通行的盘山公路,碰上冬季降雪还常常封山。2013年之后,过去的老路改为单向通行,与新修的公路配套使用,缩短了进出山区的时间,为物流的覆盖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当地的网络覆盖也逐步接近百分之百,这让京东、阿里等电商大佬看到了布局农村市场的一个契机。城市用户增长放缓,流量红利时代结束,电商企业急需新的增量,来维持平台的高速发展。京东农村电商负责人王辉介绍,京东是在2014年底开始在配送部门上线了农村电商项目组,“其实就是意识到大家当时关注度比较高的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了红海,农村市场则是一片空白的蓝海”。其次,王辉认为,农村电商项目放在配送部门也是因为只有物流先下沉才能带动商流。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