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互联网+物流,一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你准备好了吗?

时间:2016-07-29 13:55:33 点击:
来源:万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自从国家将互联网+物流划入重点规划后,互联网+物流便乘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正飞速发展着。7月20日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由此证明了互联网+物流已成为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物流业是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消费者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核心支撑,物流业紧密衔接着生产与消费、原料与加工、进口与出口等诸多环节,可以说,如果没有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和消费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沦为空谈。

一直以来,我国物流业的低效率和高成本,不仅吞噬了制造业的大量利润,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而且也深度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间接抑制了消费动能。有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整体降幅依然不明显,当下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依然高达16%,高出同期美国7.5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未成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在行业链运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了行业间的利益链过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向集约化、信息对等的方向前进,旧形态的物流模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正是因为旧形态的物流模式亟待改变,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们才“有机可乘”,纷纷加入了物流行业,探索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方向。

物流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我国的行业短板。要想发展物流业,首先应规范行业行为,完善行业标准,同时也要构筑物流信息共享的体系,加快智能化配送的发展,发展冷链物流。最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时代,物流不能仅仅成为配送的工具,物流业与金融业、制造业的多元融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物流真正想改变的是物流环节中信息不对等以及利益链条过长的问题,直接打通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渠道,改变旧供应链中的落后环节。

然而互联网+物流并不仅仅是物流环节、物流信息的变革,最终目的是完成商品流通体系的的转型,让物流社区更加智能化、智慧化、便捷化,最终构筑出透明、高效、信息对等的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的商品流通系统。

那么,物流业“短板”,究竟短在哪?

物流成本偏高:运输效率有待提升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指出,去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比率为16%,而发达国家普遍低于10%。此外,据相关机构测算,美国货车每天平均有效行驶里程是1000公里,而中国货车每天平均有效行驶里程只有300公里。

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公路运输车辆空驶率高达39%,成为汽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公路物流占到货运总量的70%以上,车辆空驶率偏高,对环境、能耗、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负面影响巨大。”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散、乱、差”——“小”,经营主体规模小、数量多,全国公路物流企业有750多万户,平均每户仅拥有货车15辆;“散”,经营运作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很低,90%以上的运力掌握在个体运营司机手中,行业集中度仅为1.2%左右;“乱”,市场秩序较乱,竞争行为不规范,诚信体系缺失,“骗货”事件时有发生;“差”,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效益较低。

福建星泰安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礼善曾经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他说,2000年前后,从福清到深圳一趟来回就要8天,而如果配货顺利,只需要3到4天,成本能减少一半。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真正把物流业做大做强?这就需要推动互联网技术与交通物流业深度融合,促进行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创新,提高整体效率。

物流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孤岛”亟待打破

徐冠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公路网,但是并没有形成物流信息系统,现在的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卡车、卡车司机、物流园区大都处于无序的分散状态,都是信息“孤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