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物流业的短板 短在哪?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真正把物流业做大做强?这就需要推动互联网技术与交通物流业深度融合,促进行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创新,提高整体效率。
物流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孤岛”亟待打破
【核心提示】徐冠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公路网,但是并没有形成物流信息系统,现在的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卡车、卡车司机、物流园区大都处于无序的分散状态,都是信息“孤岛”。
“目前,我们的铁路、公路、水运的货运量全球第一,快递量目前也全球第一。但从全球来看,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指出,问题的关键是,物流资源没有很好地互联互通,没有很好地社会协同,更难说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未来物流业的建设,就是要改变分散、分裂、分割的状态,实现共利、共赢、共享的发展新格局。”
“要进行货物追踪,我们还需要大量员工拨打铁路货运热线。赶上高峰期,电话打不进去,只能干着急。货上了车就像进了一个‘黑洞’,企业不知道货去了哪里。”一位货运公司负责人如是形容。
物流业的“信息孤岛”阻碍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这正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在当前物流大发展、综合运输需求日趋旺盛的背景下,实现铁路、公路信息的开放、共享,满足物流环节各参与方对价格信息、货物在途状态等信息的查询需求,不仅是货运企业的期盼与心声,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当前,迫切需要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公共信息平台。”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说,当前,全球化信息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建设发展迅速,但物流互联网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我们抢抓机遇、提前布局,加速抢占全球物流发展的制高点。
据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同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物流信息根服务器”,依托国家物流平台的大数据,正在开辟一片蓝海。
诚信机制缺失: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完善
【核心提示】近年来频现的物流企业“跑路”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物流企业为商户承运、配送货物的同时,往往也替商户向收货方收缴货款,这种“代收货款”的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监管的缺失和诚信机制的缺失也引发新的问题。
物流公司“卷款潜逃”也暴露了当前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物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无序竞争和管理规范缺失,埋下了纠纷和隐患。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