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全国物流园区投资运营状况的观察与思考

时间:2016-07-22 11:15:39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作为配套服务业,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来,物流园区发展得到了政府、协会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涌现出了一批像传化公路港、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等优秀的园区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提升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与商贸业、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值得高兴的是,很多省、市和地区在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举措时,已将物流园区建设作为关键举措之一。

物流园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今,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发展,但真正能够集聚物流产业资源,实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物流园区为数不多,而能够产生“基础设施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竞争与标杆效应、专业化分工效应、产业链延伸效应、联合经营效应”等六大效应,实现信息化、集约化、网络化运作的物流园区更是少之又少。众多的物流园区项目中还存在着不少打着物流园区名义圈占土地的项目。而更多的物流园区则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建设、招商、运营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来自于物流园区园区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各个环节本身,既有规划设计的原因,也有贯彻执行的原因,既有投资主体的原因,也有政府支持的原因。对于这些原因,我们做了一些总结,供大家参考具体体现在:

(1)物流园区定位不清晰,规划缺乏科学性。

据我们了解,很多物流园区在进行项目规划、发展定位时,没有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也没有对区域工业、商贸业物流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只是孤立的、简单的、靠拍脑袋确定的项目定位和功能规划,项目辐射范围应该多大?50公里还是100公里?服务对象是谁?是依托于运输方式发展,还是依托于制造业、商贸业集群发展,还是依托于城市消费定位?应该如何选址?如何进行功能布局?这些问题都没有想清楚,这样规划出来的园区与区域制造业、商贸业发展所需的支持、服务的关联度不高,所做的规划缺乏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相呼应,选址偏随意性,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所以无法落地。

(2)物流园区盲目追求规模,与实际所需求的用地规模脱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据了解,全国用地规模超过1000亩的物流园区超过50%,许多物流园区规模设定前并未进行物流市场摸底、需求调研并科学论证,项目用地与实际的物流需求规模脱节。很多时候园区投资主体为能圈占更多土地资源,有意无意的夸大物流园区项目所需用地规模。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各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所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用地必然面临非常大的政府阻力,另一方面,片面的追求规模会导致园区本身投资压力增大,如果未能解决投资收益问题,将大大增加园区未来运营过程中的财务压力。

(3)物流园区功能与产品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园区设计的功能与产品最为基本的是为了满足进驻物流客户的需求。现在很多物流园区在实际运营与招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园区在进行功能、产品设计前,并未对区域物流企业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论证,不知道入园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不了解物流企业对园区设计的功能与产品的要求,简单地照搬别人的经验,使得园区的功能布局和产品设计没有针对性,无法满足客户业务操作要求,平台的招商难度也增大,入驻客户的满意度也不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物流园区,物流园,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