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京东需突破的7大天花板都有啥

时间:2016-07-20 10:46:10 点击:
来源:网易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上一次采访刘强东,还是2010年,当年京东的年交易额刚刚接近100亿元,那次采访最终作为封面人物发表在2011年第二期的福布斯杂志中文版上,标题是《下一个马云?》。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正式采访过他,只是不久前在CCTV-2的《对话》录制现场,作为嘉宾之一得以再次和他面对面。

在过去5年间,京东的交易额增长了45倍,估值/市值增长了上百倍,员工增加了20多倍,其中的一些发展在当时的预料之中,比如:

他那时认为必须避免马云曾经走过的冤枉路,即通过不同投票权的设置,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他的原话是“如果失去控制权,宁愿将公司卖掉”,又比如他预计到2013年员工将超过3万名(尽管当时才几千人),从而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强势文化,来管理公司的扩张。

另一些则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预计,比如他曾预测到2013年公司的交易额将达到400~500亿元,而实际上因为发展了平台业务,最终的交易额差不多是当时预测的两倍。显然,如果没有在股权结构、人才储备、文化等方面的未雨绸缪,仅仅是随后的资本和业务超速扩张就可能让京东快车失控。

但也有一些这么多年过去后仍然处于探索的路上,比如盈利,他当时规划的盈利模式包括物流服务出租、平台分成、自营和自主品牌产品,现在也没有完全做到,他甚至认为通过成本的不断挤压,到400~500亿元的年交易额规模,就能实现盈利,不过现在看来,盈利之路比想象的艰难。

还有一些则是已经实现,但现在面临新的变化的,比如他当时预计随着各个电商完成品类布局,2013年以后真正的混战将开始,而京东必须在那时处于领先地位才有机会,在过去的几年,京东证明自己作为阿里强有力挑战者的地位,但他又面临同样的问题——三年或五年后,京东能否在新的行业变化中处于领先地位。

又比如,他当时认为“持续提供价格最低的产品和最好的体验”应该成为京东赢得挑战赛的关键,在过去几年京东的成长也的确得以于这点,但今天的情况是,主要竞争对手天猫的体验也在上升,而它的轻模式拥有一种天然的向上下游传导压力的能力——这可能让它未来在价格战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所以,当《对话》主持人陈伟鸿要求我们几位嘉宾每人为刘强东贴两个标签时,我给出的是“下一个马云”和“选择”:

前者指的是他首先是马云的一个挑战者,换句话说,马云会是相当长时间内他面对的一座高峰,他需要越过马云,或者在新的规则中绕开马云,才能成为第一个刘强东;后者指的是,京东过去的成功归功于刘强东的一系列明智而果敢的选择,比如自营,自建物流,用户体验,对行业地位的重视甚于盈利等,而现在他又面临新的选择,他必须全身心投入做出和执行这些选择,而最糟糕的是慌了手脚什么都做——毕竟今天京东调用资源的能力要远远超过五年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京东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