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的游戏:生鲜电商背靠大树才有出路?
“BAT已布局完毕,几乎所有的大电商企业都有染指生鲜市场,各垂直电商也在寻找自己的机会。”闫小波这样形容现在的生鲜电商市场。
2015年5月,天天果园的C轮7000万美元融资中,京东是领投方。
有着中粮集团背景的我买网在2015年10月公布的 C 轮融资中领投方代表有泰康人寿和百度。
得到了阿里巴巴和KKR集团联手C轮投资的易果生鲜背后一直有阿里巴巴的身影。在此前的2013年,易果生鲜获得阿里巴巴的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并于2014年收到阿里巴巴和云峰资本联合注资的B轮融资。
而每日优鲜A轮和B轮的领投方都是腾讯。2015年5月,每日优鲜获腾讯领投、光信资本跟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11月,每日优鲜宣布获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浙商创投等机构联合跟投。
如果再算上九城集团内部孵化的沱沱工社,如今生鲜电商市场上仅存的几家大规模的垂直类参与者中,本来生活似乎成为当下唯一一个“落单”的存在。
“我们C轮之前的融资都是跟产业融资在合作,比如说鼎辉有很丰富的农产品融资经验,而九阳做智能厨房的,我们正在和它一起研究一些很酷的事情。那么到D轮之后我们会有一些战略上的,甚至是大的财务投资人。”喻华峰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时坦言并不排斥“抱大腿”的举动,“这种事情随缘,我们持开放态度。”
只不过,在喻华峰看来,这种“站队”、“抱大腿”的举动在现阶段更多的价值是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自己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都建站了,只是我们没有去推而已,这是各个公司的选择和策略问题或者是我们的发展阶段问题。”
但闫小波承认大公司背景或巨头投资的生鲜电商确实具有先天优势。大平台的流量或者重资本发力可以迅速做大规模,如果在拼高性价比商品和消费者服务能力上可以更进一步,同时发挥平台优势,的确给其他生鲜电商造成巨大威胁,而未来市场上留下的肯定有他们的一分子。
当初接受京东投资的原因,牟西军坦言主要考虑是双方在资源上的互补,希望利用京东的物流配合天天果园拓展全国市场,生鲜品类对京东来说也是一个有效补充。
对于阿里巴巴投资带来的“福利”,罗彤毫不讳言。罗彤7月10日在行动教育集团举办的第二届转型升级峰会上表示,易果生鲜获得了天猫超市生鲜的独家运营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订单可以增长400%”。目前易果生鲜的销售渠道包括了官网、APP以及天猫超市,目前天猫超市带来的销售比例已经超过易果生鲜总销售的一半。
而这背后,天猫生鲜超市的发力,已经使得淘宝不再只是生鲜电商的平台,而是拥有平台+竞争者的双重身份,而京东生鲜事业部的成立同样打破了京东作为电商平台的单一身份。
“京东是上市公司,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考虑。发展生鲜品类对京东来说前景还是挺诱人的,但是术业有专攻,不管外面怎么变,天天果园肯定会专注于生鲜这一块。”牟西军这样解释天天果园与京东从“合作方”变成了“竞争者”的角色转变。
“巨头的价值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各家的需求,看你家的长板短板,别人能不能补你的短板。”
牟西军的观点是生鲜电商行业的确需要巨头来投入,希望有更多的巨头、资源进来一起培训这个市场,成熟之后中国的生鲜电商市场非常巨大,不用担心哪家能独吞。
盈利有多难
与颇为诱人的前景相对应的是生鲜电商迟迟没有盈利的现状。
《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包括生鲜电商在内的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的都在赔。
对于长期难以盈利的原因,闫小波给出的解释是生鲜具备冷链物流成本高、损耗高、综合运营成本高等客观因素。在物流成本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情况下,商品的损耗管理就成了决定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
由于生鲜品类的特殊性,持续的冷链物流投入成为目前生鲜电商们最大的开支。以易果生鲜为例,这家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冷链物流公司安鲜达,目前已经在全国6个地区拥有7个仓储,拥有几千人的团队。
“在生鲜这个注重食品安全的领域,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更有安全感。但这也意味着公司会变‘重’,而不是走轻量化道路。”罗彤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解释道。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