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人物】刘强东:近300亿投资成绩单
巩固提升3C优势为第一要务。这一布局在京东2014年收购中关村在线已有体现。2015年参投主要做平板电脑的技德科技,巩固自身平板电脑的销售优势;参投台湾智能硬件协同平台及众筹平台HWtrek,辅助自己的京东众筹业务;健康管理硬件类投资了有品PICCOC(缤刻普锐)和Misfit。
服装品类是京东商城的弱势,是淘宝的优势。但服装又是大众消费的基础品类。过去,京东的服装品类偏向男性消费,从2014年开始,京东发力服装品类,女性服装品类的规模也逐渐增大。2015年2月,京东和祥峰投资共同投资 “穿衣助手”B轮,融资规模超过千万美元。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京东在用户群上的“纠偏”,吸引更多的女性用户来京东。
2012年2月,京东商城酒店预订业务上线,标志着京东开始布局在线旅游。在线旅游增长尚有空间,对大公司而言,花钱买时间抢占市场份额是正途。 2014年12月,京东5000万美元投资途牛,2015年5月,京东追加投资3.5亿美元,两次投资共计4亿美元,占途牛27.5%股权比例,成为途牛单一最大股东。
2015年1月,京东、腾讯共同投资易车网共计13亿美元,布局汽车电商。经过这两年汽车电商大战的磨砺,各家对汽车电商的本质理解也都更加深刻,明白多方资源介入的重要性,这也是促成易车、京东、腾讯三家联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完成投资后京东整车频道由易车独家运营,同时发展汽车金融。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易车财报显示亏损4.16亿元,股价从京东入股时的50美元/股跌到25美元/股,然而2016年6月,京东和腾讯再次投资易车网5000万美元,这一次的投资方里多了百度。BJT的携手,使易车的股价涨幅最高达16.3%。
在汽车制造方面,前后两次投资蔚来汽车,看重的是其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的潜力。在汽车后市场上,京东投资了博湃养车,不幸的是,博湃摊子铺得太大,模式太重,C轮融资无人接盘,资金链断裂而凄惨收场。
为京东到家重金布局生鲜、O2O
京东到家是京东集团在电商业务里的第二大布局,是基于传统B2C业务模式的延展,是京东2015年重点打造的O2O生活服务平台,提供超市到家、外卖到家、品质生活、上门服务和健康到家等服务。
在京东到家的供应链上,刘强东在2015年投资了天天果园,大手笔花43.1亿元(约和7亿美元)入股永辉超市,占股10%,希望在生鲜领域能很快打开局面,然而外界认为其雷声大雨点小,协同效应并未体现。
2016年6月,沃尔玛入股京东并达成战略合作,同时京东14.9亿美元全资收购1号店。虽然这一战略宣布当天京东股价暴涨了8.23%,一扫近两月股价低迷阴霾,但是在外界颇受争议。一方面,1号店于沃尔玛是个烫手山芋,京东接盘有很大的业务重合度;另一方面,沃尔玛入驻京东也难以避免出现部分品类自营与平台间的博弈。
在O2O的服务方面,京东还投资了到家美食汇、下厨房、夹克的虾,两度入股外卖O2O饿了么。
整个京东商城的战略制定就两点,前端是用户体验,后端是供应链成本和供应链效率。2016年6月,京东到家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完成合并,并以47.4%的股份成为新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表面上看,京东到家以“合并”的姿态牵手达达没了昔日京东43亿元投资永辉的霸气,但是,这场“不计成本”加速O2O扩张的行径背后,是京东坚守并力攻O2O城池的战略部署。
刘强东在内部邮件中表示:这是集团坚定通过开放合作、共享共赢打造产业“生态圈”的案例。同时有分析称,京东到家合并成立新公司后,也可以跟着京东金融的步伐,走向独立发展,谋求单独融资或上市的道路。
金融科技
京东金融2012年末收购网银在线,正式建立支付业务。2013年,京东金融正式开始独立运营,定位金融科技,主要业务有白条和众筹,金融集团的CEO直接向刘强东本人汇报。
现在我们看到的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只是打造金融科技的试验田,向外界证明京东金融的风控能力。
互联网借贷方面有“白条”,是京东金融最好的风控试验场 ;现金借贷领域,京东推出了“金条”品牌。在消费金融领域对外投资分期乐,布局大学生消费市场;2016年4月,投资美利金融,双方将在二手车分期领域进行合作。
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始于2012年,可谓京东金融的起家业务。针对自营平台供应商的京保贝是核心产品。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