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据说,生鲜电商模式有九大硬伤
八、做高端精细优质产品
一个我们日常餐桌消费都应该是五谷杂粮,常见的蔬菜水果等。生鲜品类的高端精细优质是不容易做到的。产品因生产成本或者营养价值来说是高价高品质的,这类产品往往对保鲜的要求极高。不新鲜产品再高端也不会有人买。
高端定位的市场局限在一个很小客户群体,且形不成高频消费。为了保鲜,高端产品所付出的成本更高。在发生退换货时所付出的损耗成本相应的更高。
九、融资烧钱补贴找用户
生鲜行业如果想靠补贴把规模做大是完全不可能的,生鲜消费需求不同于打车需求,不同于其它任何消费需求。所以现实是补贴好像收效很不好,很多用户是来占便宜的。这与很多人在菜价便宜的时间段去买菜是同一个道理。
我不是反对派,不反对现有任何一种生鲜电商模式,大家都在摸索中;不针对任何一家生鲜电商团队,只是提出这些思考,对我的观点不认同的同行们可以一笑置之。生鲜电商存在的问题是多层次的,复杂性超过了早期的京东和淘宝。问题存在就会有解决的办法,只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解决办法。也许需要的是重新思考,从头开始疏理。
现在有很多小规模的做法,比如开几个社区生鲜店,然后通过一个网站或者App,下单购买后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我有一些这样做的朋友,一个单店的日流水能做到8千元以上,有一个在大的小区开店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店能达到2万元。我觉得也许这就是一个方向。
一个存在很久的传统行业,一个消费频次最高的行业,一个最零散零碎非标行业,一个发展前景最大的行业。我们可以肯定对于行业前景来说,这是值得我们去做。但到底该怎么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