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深度思考】据说,生鲜电商模式有九大硬伤

时间:2016-07-04 17:28:42 点击:
来源:亿欧网 作者:林嘉俊

条评论打印收藏

3、原来已有的蔬菜分销体系中,同一点区域当日到场的产品数量不固定。这个是因为原来的蔬菜全国调运体系中的从业者基本都是自负赢亏的个体户。这些个体户之间并没有建立很好的交流。在没有统筹的情况各自决定当前采购产品,这样就造成了因为当日到场产品过多,分销商们只能亏本降价出售,不先卖出去就是血本无归。这样也会导至其最终销售价格降下来。

事实上,现在B2C模式的电商,因为冷链成本,为提高品质而主动提高损耗等原因,其销售价格并不低于市场价,甚至有高于市场价格情况。

四、关键是做好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这个是伴随着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有一个说法是生鲜电商要做大,必须做大冷链物流,听起来生鲜电商非冷链不能成。真实情况是因为建冷链导致成本过高死掉的有不少。冷链运输是保证生鲜产品品质的一个方式。在生鲜电商没有兴起前,难道之前我们的生鲜供销体系中不需要冷链吗。不管需不需要,至少已有经生鲜供销体系运行是正常的吧。

品质要求越高的生鲜产品对冷链运输的需求越强。现在的生鲜电商强调有机、无公害、新鲜等,所以他们必须解决这一个问题。冷链物流保鲜,这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国内肉禽类的生鲜产品都不能完全实现冷链运输,更不用说蔬菜水果。现在因为生鲜电商希望自身拥有不一样的卖点。把冷链运输这个重资产版块加到本来就模式不清的电商体系中,只是增加了成本,并没有真正因此改善送达时产品新鲜度。有极端做法是在送货到用户手中时也用冷藏方式保存,这个成本就更高了。产品从产地到用户手中需一定的运送时间,如果在无法提高转运效率和分检速度的情况,这个在途时间过长就是失去新鲜度。而新鲜度是用户购买生鲜的一个最重要需求。

所以有人说做冷链死,不做冷链也是死。

五、用户购买体验很重要

生鲜电商所说的用户购习体验一般指:购买便捷、产品安全、产品品质、产品价格、送达时间、退换服务。这些体验指标是多数生鲜电商所注重的。但通过市场调查我们收到的反馈是,第一要做到的是产品丰富性。这一点上基乎所有现存的生鲜电商模式都无法解决。

用户体验应该还包括网站或者App的易用性。现在电商都去关注建立或者重构生鲜产品供应链了,我试过的多个App或者网站在易用性上面做得都是差强人意。

六、提前预定提货点自提

生鲜水果是即时性消费,预定模式就是计划,计划往往跟不上变化,这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说是一种限制。预定模式与这种消费即时性是一个冲突。这是以牺牲消费体验为代价的。除了预定模式另外还有一些方式就是上午下单、下午送货,下午下单、晚上送货等等,在下单时间送货时间上的约束。现在的预定模式只是为了解决在商业模式的一些问题。原本想通过提前计划,有销量再定货,按需采购的方式来降低产品采购成本或损耗成本。但实际上是成本已发生在其它地方。其中重要的是牺牲用户体验即是损失订单,销量变少意味着利润损失。

自提点只是建在小区的某一个便利店,成本低但一定会让用户收货体验不好。这好比从速递易取快递和去楼下小店取快递然后登记的差别。如果一定要用用户自提的方式,只有建专门的冷藏设备,这就涉及到一个成本问题。还有就是要决定是无人值守还是有人值守。如果是无人值守那么在用户要退货时,就得安排人员上门去取,这又是成本,而且不能即时完成退货。

自提点位置无论选择在那里,都有一定覆盖半径。如果这个距离过远,甚至差不多赶上了去菜市场买菜的距离了。所以自提点提货对用户来说体验并不好。如果自提点采用的是冷藏保存,那么菜品是冷藏保存后就成了冷鲜食品,其口感一定差于新鲜的非冷藏的菜品。用户还不如去菜市场购买。带冷鲜保存功能自提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效果与成本不如直接开一个社区生鲜店。

七、如何解决用户退货

蔬菜水果等退回来以后基本上就是损耗了,整理后重新出售的比例极小。但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我们想说的是用户提出退货或者换货要求后,退货流程是怎么进行的。既然退回来基本就算是损耗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上门处理呢。直接让用户扔掉退钱不就可以了吗。然而这样肯定不行,必须派专人上门回收才可以。如果不这样做,那么每一个消费者拿到实物后直接提交退货要求退款,反正也不会有人上门验证。另外就是退回来的部分产品虽然卖相上会差很多,但去掉坏的部分,其它还有出售的可能性。为了一个已经产生损耗再花成本上门服务,这本身就类似这种退货流程上的设计缺陷。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生鲜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