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以永辉为例 看生鲜商超如何打造供应链

时间:2016-06-27 09:46:24 点击:
来源:托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四是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渠道内的总库存,精准物流,告诉周转:只有供应商渠道的总成本得以降低,在传统渠道中能赚到钱,标准食品的供应商才有为这一渠道努力的可能。

淘宝冲充斥着假货对于实体店来说是个机会,真正能抓住机会,是供应链更加高效、更值得信赖的商品经营。

对实体店来说,标准食品及工业品的采购可以减少,而把合作机制优化作为主要的供应链打造方向,就像百货的二房东,你只掌控收费,就得给付费方自由。

3、高效管控营运端

此外,让供应商很痛苦的除了与采购签订好的一纸合同,物流链和营运链巨大的协调成本往往也会令供应商苦不堪言。实体店总部与门店隐形争权也会给供应商带来巨大的支出。门店怠工式协作、不专业的操作也会令供应商无言以对。在这一过程供,除了大品牌,供应商总是夹心饼干,不同的系统,类似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

总部规定的新品、陈列、执行的价格、做好的促销规划,门店执行度千差万别,不见得所有的系统都能非常强大。食品更需要从全价值链角度进行管理。

a)营采需要树立良好的营运规则,明晰责任,令行禁止;

b)保障采购的工作规划专业度,这是门店执行力的前提;

c)与供应商约法三章,给予工作协调的唯一对口,不能让供应商投诉无门;

d)关键是建立总部的终端资源管理能力;

e)约定门店营运灵活度的范围;

f)通过系统数据管控诸如陈列、价格、周转、订货量等关键要素。

三、百货供应链

百货有生鲜一样拓展源头缩减供应链成本的空间,也有长保质期的、可设计的特性,因此,快周转的品类成为自有品牌选择的核心。今天,随着电商的发展、小规模生产普遍化,自有品牌、买手制再次成为热词。百货必须用更为急迫的方式实现供应链变革,既要强调生鲜一样的发现能力,也要强调食品一样的去库存能力,否则展厅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

随着新消费人群的崛起,家庭对于百货消费的频率事实上在加快,像家用的很多瓶、罐、盆、坐、睡、洗、洁、护、盛、装等用具,时尚化和更新周期都越来越短,一个杯子用几年的时代渐渐走远。在这样的情况下,超市商品更新速度其实远远慢于专业店,往往只是在走基本款,更多是采购眼光和生活体验的的问题。

综上所说,百货的供应链事实上是一体化运营的问题。

1、把流行百货和风格百货作为主题业务导向
所谓流行,眼光和鉴赏能力非常重要。把握的好,吃饱喝足,把握不好,惨不忍睹。所谓流行,还要承担风险,变化快是突出特征,需要反映机制。所以很多服装直采很难操作,去库存的问题太过痛苦。

2、源头开发时基本选择

过去很多超市尝试过OEM,自有品牌。过去由于缺乏设计能力、品质管控能力、终端消化规模及去库存能力,与品类原有品牌冲突,并且员工也缺乏售卖积极性,很多企业尝试过,但失败了。国内超市行业自有品牌做的好的似乎没几个。目前值得称道的屈臣氏自有品牌货品占整体比例约20%~25%,万宁似乎也有亮点,多数企业并不突出。

正因如此,先要把商品的发现能力放入供应链管理的第一条。但源头开发仍可以作为首要选择,要了解商品的工艺、流程、成本,也可在源头采购的过程中补充专业知识。
随着经济形势的常态低迷,众多源头厂家也迫切希望找到终端出口,采购起订量下降为源头采购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些淘宝村、镇及城市,一些特种产业城市都有很大的源头采购的空间。

3、先从供应商拿货开始

自有品牌是方向,但没有能力,没有人才,还是先别玩。如果真的要找人,比较适合与品类生产厂商找人,要懂得生产、懂得工艺、懂得销售、懂得渠道,但对传统超市来说,暂时还是慎重一些,和供应商一起拿货,改善供应商合作条件,快速的去库存在当前阶段更为适合。

为此,采购需要多关注商品的周转效率,多从流行、风格、功能角度提出单品建议,而联合供应商多从工艺、成本、质感方面进行商品组织。对百货来说顾客的需求往往可能是激发出了的,一个非常个性的用具,可能产生爆品效果,企业供应链,在于有人才有眼光去组织。

总结而言,超市的供应链事实上分三类:

一是超市有能力源头的,如生鲜及百货,靠的是采购人员的专业、激励机制;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供应链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