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通关政策“维持原判”新政暂缓与否仍存变数
消费者关心税率,商家关注什么不能卖
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至此,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调整。此前一日,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挂出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正面清单)。这一批正面清单包括了1142个8位税号商品,涵盖了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商品,但包括液态奶、生鲜、保健品等在内的多款热销产品未含在内。
新政冲击波下,一周内郑州、深圳、宁波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单量分别比新政前下降70%、61%、62%。不过,天猫国际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这是因为新政冲击造成的订单和通关延后,实际数据并没有报道的那么严重。
仅一周后的4月15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单,此次新增151个税号产品。随后海关总署还公告称,4月8日前运抵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不受上述正面清单限制。
新政发布后,社交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入境时在海关被扣税的段子,尽管其中大部分都被证伪,但说明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税率调整。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来说,最关心的却是前述正面清单和注册备案。因为根据新政要求,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必须按照一般贸易要求提供通关单,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还须在食药总局注册备案。
“新政对保税仓的影响确实很大,和一般贸易进口备案一样的话,主要难处是有很多质检方面的检测,成本都比较高,需要的一些证件,也是很多跨境电商没法提供的。所以新政出来后,之前的一些客户确实停止了采购(一些品类)。但我个人觉得对行业的影响有限,因为还可以做B2C直邮,可以从海外仓发货(直邮),直邮的备案比较简单,不需要一般贸易进口备案,不需要做通关单。”跨境电商供应商查克(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的批发客户包括京东、蜜芽、贝贝网、网易考拉等。
海外直邮的周期一般需要10-20天时间,对于被京东、一号店当日或次日达惯坏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样的速度简直难以忍受,境外仓直邮中最快的香港仓成了折中之选。直邮是一条出路,但境外仓需求猛增之下,租金也开始上涨,以香港仓涨幅最大,达30%-50%。境外仓所需成本也远高于境内保税仓,中小跨境电商平台远远无力与巨头竞争。
新政实施前夕,跨境电商平台蜜淘在红海厮杀中成为第一个倒下的样本。新政实施之后,对平台的资本实力要求大大提升,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更多的蜜淘或将倒下。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