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十年之变,电商如何才能玩转“海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对购物方式的改变尤为明显。智能化的电商购物平台,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支付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之下,实现高效、便捷、智能的购物体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消费正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电商平台正在消费者+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中,进行边界融合,发挥出商业经济的最大化社会价值。事实上,电商作为最为主流消费方式之一,已经开始全面引领国内的购物浪潮。
近两年来,基于政策和人口红利,跨境电商进入了井喷式发展,国内主要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研究报告》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交易规模合计2064亿元人民币,相较2014年保持了近60%的高增长率。而2015年中国消费者出境游消费支出达2290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8.87%。跨境电商正在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2016年作为跨境电商集中爆发元年,经过10年发展历程,在政策红利和税改新政的双行刺激下,跨境电商行业洗牌开始,竞争格局化加速,未来的市场将回归商业本质,趋向越来越规范化的竞争。
跨境电商十年发展历程,三甲品牌各表一枝
通过对《中国跨境电商研究报告》的解读,可以发现中国跨境电商渗透率逐年加快,其中原因在于一方面消费模式由最初的代购、海淘向规模化、规范化的B2C领域倾斜;另一方面消费群体分布持续下沉,2015年低线城市网络零售总额首次超过一二线城市,并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全球购、亚马逊海外购、唯品国际三大平台以超过50%的总份额,占据跨境进口B2C电商市场的前三甲。可以预见,跨境进口电商竞争两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小微平台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B2C将成巨头追逐的主战场。
京东全球购、亚马逊海外购、唯品国际位居跨境进口B2C电商前三甲
前三甲不同的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结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需要跨境网购在商品品类和配送速度一决高下,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强大会员基础、以特卖场景式消费见长的唯品会,其旗下的唯品国际成三甲中增长最快电商,其创新”产地直采自营 正品免邮包税“策略,透过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买手团队建立的选品优势,规模采购建立的价格优势,相较以往海淘的反复跟单、缴税等困扰,唯品国际的跨境电商模式让产品与服务更加阳光化、透明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特卖电商,唯品会从2014年进军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至今,将原有的“跨境商品特卖平台”升级为用户“遇见全球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平台”,从正品、精选、价格、服务、规模等5大版块入手进行全面升级,针对海淘痛点,携手专业买手、跨境网购热门国家相关部门、平台、品牌方,以期打造集优惠、极速、贴心、放心于一身的跨境购物平台,践行值得信赖的跨境电商。
洞察跨境电商消费真相,国际品质中国速度
《中国跨境电商研究报告》报告同时对消费者购物习惯、喜爱品牌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洞察,高收入高学历年轻人仍是跨境消费主力军,伴随主流消费观念转变,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海外品牌认知提升,他们开始追求全球优质的品质生活,高标准体验诉求和族群化购物特点成为跨境电商的两大趋势现象。
观察发现,跨境电商购物人群由模仿性消费逐渐趋于理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生活所需商品,从唯品国际最受欢迎品类TOP5来看,美护、孕婴童、营养保健、孕婴童食品、女装五个品类仍保持强劲需求,与网购主流品类保持一致。同时,伴随消费者对跨境网购与海外产品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在产品品类和货源地之间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强的关联性。就国家而言,消费者青睐的货源地主要集中在日韩、欧美、澳洲等国家。其中意向购买日本产品的人更倾向于购买纸尿片裤;韩国美护最能俘获女性芳心;意向购买欧美商品的人更倾向于购买奶粉、保健品;澳洲则以保健品为主要意向品类。
不同族群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分化进一步集中,本质上是跨境网购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类的需求进一步细分,促使跨境网购涉及的品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比方说90后、80后、70后、60后对跨境商品的需求就有所区别,就唯品国际数据显示,80后是孕婴消费主力;60后最关注健康养生;70后和90后主要消费美护产品。而且,趋于理性的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价格的优惠,而是更看重品质,追求高性价比,愿意支付品质的溢价,这一特点从唯品国际跨境购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其中,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品质家居成跨境消费新贵,厨具、床品等需求持续升温,而且在服装品类中,一些国际时尚品牌服饰依然颇受消费者欢迎。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