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行业的四大命门:规模、成本、门槛、品质
更为重要的是,上面说的无论订餐还是洗衣也好,都是能够规模化的品类,一次上门可以承担多次送和取服务,而一些看起来体验特别好的,比如主厨上门做饭、上门美发、洗车等等,每个订单耗费的人力和时间都非常大,再加上客单价非常低,除了烧投资人的钱抢占市场,还确实是没有别的办法。
刚才说的是服务类的,还有生鲜快递类的,比如爱鲜蜂等,比起普通电商来说,对冷链的要求特别高,生鲜和果蔬类客单价同样很低,毛利率也不高,这样让用户得到便利的APP,背后其实面临强大的成本考验,他们需要不断优化供应链及扩大规模,才能辛苦的实现微利。
京东到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从京东B2C时代,成本和效率就是难题,即使到上市以后,具有如此大规模的网购体量,却也没有换来巨额利润,而是寄希望于金融业务。京东到家为的是解决社区最后一公里,这是一个更加细化和庞杂的网络。与此同时,京东到家目前也主要以生鲜为主,竞争者除了爱鲜蜂还有很多,要做到绝对性垄断的规模化压力很大。
3,门槛。之前O2O概念被热炒,不少创业公司是为了O2O而O2O,投资人也报着宁可投错不可不投的心态,让整个O2O市场虚高。比如最著名的上门洗车,低效率低频次低单价低规模,最重要的是完全没有竞争门槛,大批兴起也大批消亡。
从根本上来说,O2O其实只是一个渠道,通过技术手段,让线上和线下直接对接在一起,大部分创业者来自于线上,但最重要的资源其实在线下。在经过一轮洗牌后,现在还具有生命力的两个领域外卖和洗衣里,前者通过并购产生门槛,后者来自于线下的资源成为门槛。
比如八姐常用的e袋洗,前身是中国洗染业十大著名品牌之一的荣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洗护行业已经取得了较为稳固的地位,但面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在多数同行感到担忧和恐惧的时候,荣昌率先选择“革自己的命”——将洗衣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并推出了“袋洗”的服务方式,迅速拓展市场,而20多年的洗护经验,就是e袋洗在这个行业最大的门槛。
而更多的O2O业务,其实是没有太多门槛的。比如曾经热门一时的美甲业务,比较有名的是河狸家,不久前因为58到家收购嘟嘟美甲,双方还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美甲师原因和河狸家合作,除了便利另一个动力是补贴,但随着玩家越来越多,美甲师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变成了非常不稳定的合作因素,对平台来说伤害很大,也容易引发行业口水战。
4,品质:这是决定O2O是否能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年团购兴起的时候,因为便宜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很快用户就迅速流失,因为他们发现团购来的产品和服务,实在是低于市场的平均水平。O2O同样如此,而且服务是用户选择O2O的关键指标。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