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月水中花?看似美好的物流平台面临着这十大困境
如今数百个物流平台在中国物流市场中激战正酣,本着解决物流行业在标准化、规模化、信用缺失、资源浪费等困境的初衷,物流平台探索者们自己却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商业困境。
看似美好的物流平台梦,就在一次次危机与一个个物流平台逃离之后,美梦离实现的距离越来越远,到底问题在哪?被什么困住了?或许不同的物流平台探索者有不同的体会。
【一】伪痛点:切入点选得痛苦,一头扎进去发现是YY的痛点
物流平台的出现大多打着物流中间环节多,信息孤岛,信用缺失,效率低下等所谓的痛点,然后利用互联网平台连接物流参与方,实现信息协同,提高效率,积累信用,看似好棋一招。实际到平台上线正式运营之后发现,所谓的中间环节你依然逃不掉,因为物流是熟人经济,所谓的信息孤岛根本是假的。而信息社会物流信息有限透明,你想连接人家,却到处碰壁。再看所谓信用可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数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最后看所谓的效率低下,空载率低,这可没那么简单,到你这个初建的平台效率就高了?实际上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于是,诸多物流平台就在个伪与辨伪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不拔之地,我们的观察看,相当的平台恐怕会死在这些痛点的应对之中,最终反而被所谓的痛点所累。
【二】方向失:同质化太严重,快速迭代中正在走入歧途
物流平台路走向何方,未来出路在哪里?是+O2O,+金融,+商业,还是+供应链?不同的探索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平台甚至经历了数次商业模式迭代,依然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初衷。车货匹配、SaaS、物流管理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公共平台、运力交易平台等等若干个概念与玩法,让物流平台的决策层陷入迷思,有的平台甚至连功能都是COPY,目标定位高度一致,运营手法都是如出一辙,形象一点就像大海中失去灯塔与导航的行船,一时间没有了方向。从目前的观察显示,这种战略迷失将导致物流平台陷入苦战,有的甚至将走向不归路,等待的将是被市场淘汰出局。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迷失也是正常的,因为物流平台作为全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有先烈,需要有垫脚石,不然未来谁可以成功?这就需要创业者煎熬,探索与行动。
【三】钱难赚:自我造血赚钱功能缺少,入不敷出烧不起
物流本来就是一个赚钱越来越难的行业,接下来的盈利将在跨界与规模经济上体现。相当部分的物流平台也看到了这点,物流服务接近免费,甚至贴钱,靠其他的增值收入如保险、金融、管理、系统等去收费,设想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很矛盾。建设物流平台需要投入,需要资金,但所谓的增值服务营收额还距离遥远,因为,免费一定是基于一定用户量的基础上的收费服务方可以赚钱,而如今要达到物流的用户规模(运单、运量、用户数、货运交易频次等等)可是一次长跑。所以,这就导致如今很多的物流平台的过于追求数量的增长的同时,失去了自我造血功能,一旦资金流与融资能力紧张,平台出问题与踩雷将是必然。从某种程度讲,对于物流平台的建设者来说,资金将是致命的,做好资金管理,提前预判将成为发展壮大的关键。
【四】管理乱:快速增长掩盖问题,物流本源被互联网抛弃
“专注、极致、口碑、快”等所谓的互联网7字诀在过去的两年中害苦了不少物流平台探索者,那些陷入困境的探索者不约而同的过于发力到“快”字上,而忽略了“专注、极致、口碑”三个点,导致外面故事讲得非常好,空有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平台(如APP、SaaS软件或者园区载体、美好的宣传、融资的故事等),当我们深入考察其内部却发现里面质量、成本、效率、服务、安全、满意度、应收账款等物流本源问题被严重忽略,甚至抛弃,全运营体系出现系统乱,单据乱,流程乱,制度乱,服务乱,财务乱等一系列问题。相应地,物流平台将公司资源、资金与互联网技术等纷纷用在获取用户上,忽视了内部管理能力与用户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一旦增长停止,危机就将继续扩大,到那时裁员、降薪、拖欠欠款、宣告破产、被收购等就不得不作为应对之策了,部分物流平台失败者也就这样被“打败”的。
【五】流失高:客户与人才双高流失,后继增长缺乏力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