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电商关键词
当当网在90年代末就开始做图书,京东起家较晚而且一直没有做图书和音像。但当京东的规模已经很大的时候,它只需要扩充品类就能占领一些垂直领域的份额,结果,京东一旦开始做图书,就给做了十几年图书的当当带来很大压力。其原因在于,图书类商品的采购、分销和运输流程与京东现有其它品类区别不大,只要京东扩充品类到图书,其流量和规模优势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然而,京东和淘宝这两大巨头也有覆盖起来难度较大的品类,比如生鲜。生鲜特指蔬菜、水果、肉这一类,无法库存很长时间。目前来看,这类产品也有搬上电商平台的需求,而且需求越来越明显。然而,生鲜产品的特点和3C、图书、服装等都区别很大。比如:今年红颜草莓最香甜,顺义某些供应商的草莓可能品质最高,但明年就不一定了。此外,季节性是生鲜的另一大特征,每一两个星期都会有不同的应季水果、蔬菜。从这层意义上,电商巨头不见得有做生鲜的优势,因为它既有的仓储、物流、采购管理等与生鲜品类所需要的完全不同。生鲜产品需要特殊的仓配设备,而且无法大批量采购,采购价格也很难管理。
京东并没有选择扩充品类的方式去切入生鲜,而是投资了天天果园。同样的逻辑,天猫投资了易果,亚马逊中国投资了美味七七。一些移动端起家的独立生鲜电商正在迅速崛起,它们在选品、采购、仓配、销售等环节做了很多创新和优化。比如华创刚刚投资的每日优鲜,在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每日优鲜已经完成水果、蔬菜、海鲜、肉禽、蛋奶、零食、饮料等全品类生鲜布局,并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选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全球优质生鲜产品“2小时送货上门”的极速达冷链配送服务。
未来3-5年内电商整体的竞争会呈现出越发专业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做得最好的企业可能被巨头并购,也可能独立上市。但如果选择的品类不正确,可能根本无法存活。无论如何,在跨境领域一定会崛起几家大电商平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