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互联网+现代农业”留给农业电商大佬的掘金机会有哪些?
那么,我们能否读懂“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实施方案?如果没有,笔者将结合各方面的文章为大家深度剖析“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实施方案的来弄去脉。
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实施方案落地,2016年农业部重点规划是哪些: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指出:农业部216年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即将出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现阶段看,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其次是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第三要抓紧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第四要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
农业还要做好以下4件事情: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农业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重点工作,要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农业部门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抓手;
三是加强农村主体信息化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政府工作人员、农业干部、农民应用信息化能力培训;
四是筹备开好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
那么,2016年农业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内容包含哪些:
1、生产方面
要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按照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理念深入实施国家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推广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傻瓜技术装备,经营方面加快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利益驱动机制,投入研发农村电子商务创新、统筹。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这是农业部具体的有实施计划的重要方面。
2、管理方面
要抓紧农业大数据工程,建立数据互通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做到数据公开开放,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3、服务方面
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入户,扩大12316覆盖范围和使用用户,丰富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服务的内容。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三个维度是什么?
第一个维度:全产业链叠加。加上农业产业链的四个环节,即生产、经营、管理、服务。
1、“互联网+生产=精准农业”,即农业的精准化。重点实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节本增效。关键是扩大应用规模,降低使用成本。
2、“互联网+经营=扁平流通”,大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尤其要突破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痛点。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东西?第一是扁平化,信息化把流通扁平了,取消了原来的中间环节。第二个是透明化,在互联网状态下信息全透明,信息对称和公开解决了。第三个是公平化,在电子商务状态下,农户可以拥有面向市场说“不”的能力,身份是公平的,地位是对等的。
3、“互联网+管理=效率政府”,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构建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实现农业行政管理的在线化和数据化,核心是提高农业部门的透明度和效率,网上办公等等都是透明度和效率。
4、“互联网+服务=满足农民个性需求”,为农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满足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调查了农户有多少需求,有600项需求,目前我们满足的不超过60项。我们要真正要通过互联网来解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
第二个维度:农业经济六类资源要素数据化集成。
资源与要素数据要共享、要开放,这就是“互联网+”信息透明的基本要求。六类资源要素数据化集成。
1、“互联网+农户与企业=新兴力量”,新农人将是现代农业中新的力量。在新农人这个“新”的力量来了以后,用“互联网+”社会分工来解决谁去生产、谁去管技术、谁去管经营、谁去管流通,这些完全通过社会化是可以解决的,这就为农户、企业和市场主体解决了他们的需求。
2、“互联网+土地与资源=规模效益”,我们现在搞土地流转,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规模效益的问题。在互联网条件下,把一家一户的土地数据化,以“农场云”的方式虚拟流转完全可能会达到相同的水平,所以出现了耕地云管理的概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