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冷链物流市场
中西部冷库建设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中西部承担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而当前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冷库分布失衡,东部沿海冷库逐渐饱和,但是中西部依然建设不足,未来存在可发展空间。
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主导的环保安全冷库受益明显。我国冷库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以氨为制冷剂。氨毒性大易发生爆炸,因此现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主导的冷库是发展主流。
气调库将成为未来新宠。气调库是冷库一种,在普通冷库基础上控制库内气体成分实现保鲜。通常气调贮藏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0.5—1倍,果蔬出库后保鲜期(销售货架期)可延长21~28天,是普通冷藏库的3~4倍。美国气调贮藏果蔬高达75%,法国约为40%,英国约为30%。我国气调库起步较晚,未来伴随冷链渗透会成为发展新宠。
4、作为冷链基础设施,冷藏车发展预期将加速。冷库和冷藏车是冷链两种最基本基础设施,冷库在发达地区建设逐渐饱和,但是冷藏车整体体量依然较小。目前,低温冷冻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3.8%,高温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5.2%。预计伴随冷链发展,冷藏车发展将提速。我国冷藏车主要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由河南冰熊、中集集团、河南新飞及河南红宇四家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64%。第二梯队包括北京晨光、北京北铃、镇江飞驰、河南松川和镇江康飞组成,市场份额约为18%,第三梯队主要是特种车改装厂和小型企业组成。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共有大小95家企业生产冷藏车,国内重点企业不足10家,以小型企业居多,整个行业参与企业的资质参差不齐。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