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的生死局怎么破:找奇葩、做团购?
至少,当年的褚橙、车厘子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只是后来大家都从生鲜的垂直极限品类冲击全品类,反而一下子陷入了当年卖书的当当快速转型全平台后的那种尴尬。
从线下稀罕的生鲜产品中找突破口,用“奇葩”的生鲜从线下门店处争夺顾客眼球,这就是边缘化创新。
从一个奇葩,到更多的奇葩,让奇葩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只是高端享受,这样的生鲜电商,才真正能够有人爱。
跨界模式的引入,或能破解刷爆款难
刷爆款,许多生鲜电商都在做,也都在寻找奇葩的生鲜来刺激眼球,可市场依然没有真正打开,爆款越来越难刷。有时候这就需要跨界的力量,进一步边缘化创新。
比如4月8日,”本来拼团”人人店上线,仅10天时间,成单数量已超过13000单,且以每天千单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个本来拼团的东家背景很深厚,就是那个当年捧红了褚橙顺便捧红了自己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可它这个拼团+人人店的模式,为何红火呢?其实就是借助了微巴人人店作为一个微信端的分销平台功能,用其实并不陌生的团购方式,在微信这个社交网络上,实现了朋友之间的共同拼团,自主传播。当然,除了团购能够价格低到爆以外,开团的“团长”还能获得其成交团成员的佣金返利来刺激传播欲。
好处呢?爆款其实就是口碑,而口碑只有在真实的朋友之间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播,这就是营销的本质,而拼团+人人店,则是生鲜电商从过去的团购和社交微商里,跨界嫁接出来的成功,而不再非要褚时健这样的大拿和励志故事加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专门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爆款引爆,也可以降低供应链压力,在不同的地区引爆不同的爆款,进行不一样的测试。而且,别以为佣金好赚,这本身也是组团的“团长”用自己的信誉背书,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让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圈,成为了一个流量入口,也是检测商品质量的天平。
在个人看来,这其实也可以形成一个很规则的生鲜电商流程,找到奇葩生鲜、社交网络做团购、精准城市社群引爆、大数据采集局域市场信息,再来一发爆款,如此循环。
最终呢,各种爆款刷成习惯,也就逐步成了全品类了。这远比一口吃成胖子,结果针一戳就爆,更实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