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APP跑马圈地 疯狂上线背后前景难料
有了资本的支持,这些货运App加快了在全国的跑马圈地。在货运App中,有的公司将关注度更多地放在个人市场,如搬家或偶尔的大宗商品运输,也有企业将更多的目光投在了企业同城配送订单上。
有机构调研后表示,2015年同城货运的市场规模大概是8000亿元,近几年每年增加约300亿元,潜力巨大。业内人士表示,货运同城O2O市场主要着眼于眼下普及率较高的滴滴的并行市场,是一种运力市场的细分,前者主打“送货”,后者主打“送人”,将从一定程度上挤压传统物流公司的小件货物运输市场。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同城轻货运大有可为。
困局
货运物流更多是熟人买卖
对于经常需要使用货运的人来说,安全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我们现在都有长期合作的物流公司,合作多年,大家比较熟悉。对于我们来说,货运App还是个新鲜玩意,可能会观望一段时间再说,毕竟货物的价值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不会将其托付给不熟悉的人。”经营一家中型服装店的李先生介绍说。
因此,货运App最大的客源还是散客。
诚然,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互联网+物流,并非易事。
据介绍,物流业历来属于熟人交易,某物流资深人士曾用冰山类比车货匹配:露出水面的,是大家看得见的,车货在市场上的陌生匹配,有蜂拥的人群、公开的信息展示;在水下的,是大家看不见的但极其庞大的运力供应链的熟关系,由一个个私密的电话、默契而简练的沟通构成。
况且,物流行业当前处于运力过剩阶段,好的大型货源,由第三方提供可信又熟悉的运输业务,再加上其中盘根错节的复杂社会关系,要想说服货主将信息放到货运APP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生存
本地物流业将如何应战?
货运O2O蜂拥而起的背后,必然是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
2013年起步开始后,最高峰时有300家左右货运O2O,不过仅剩百家左右还在经营。多个平台存在真实用户少、活跃率低等问题。
倒闭、裁员、竞争企业公开抢客等事件不断出现在货运O2O领域。
对于省会市场来说,一些平台更是水土不服,有些甚至只能简单的发布信息,最多是加入竞价报价环节“刷存在感”。“这个市场看上去很大,但资源有限,竞争非常激烈,仅是烧钱刷流量和平台分散运作并不靠谱。现在互联网+是大趋势,但不是有个App就算互联网+了,平台还需要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前景还不好说。”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说。
货运App无疑将会给本地物流行业带来冲击,他们的数据共享、信息量对称、成本低、效率高,节能环保等都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