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仓储业发展十大热点
中药材仓储网络建设加速
商务部办公厅于2014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转发了12个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商务部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仓协会同中药协组织制定了中药材物流各环节及物流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标准,于2015年7月召开了首届中国中药材物流大会,提出了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建议,组织开展了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咨询与评审工作。2015年通过专家评审通过6个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方案,全国新建中药材标准化公共仓库近40万平方米,在全国10多个地区72家企业推广应用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
按上述规划与意见,2020年之前需要在全国25个地区建设80个以上中药材各种类型的物流基地。2016年,随着商务部《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的印发,中仓协将配合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通过组织标准培训、召开第二届中药材物流大会、组织基地方案咨询与评审、安装与运营“全国中药材物流信息公共管理系统”等各方面工作。引导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重点在安徽、甘肃、河北、四川、河南、湖南、贵州、广西、山西、云南、江西、山东、湖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浙江等地区,就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区域规划提出咨询意见,评审通过20个物流基地建设方案,评审验收10个“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并统一使用“全国中药材物流信息公共管理系统”。全年新建或改建中药材公共仓库50万平方米,5万吨中药材采用气调养护储存。
金融仓储的规范持续发展
金融仓储即是为存货担保融资服务的仓储,国际上通称担保存货管理。最近几年,为了走出“上海”“青岛”两案的阴霾,中仓协推动我国担保存货管理规范发展取得一定成果:起草并推动《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仓单要素与格式规范》两项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依据国家标准对担保存货管理企业进行资质等级评价,建立担保存货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公示担保存货管理企业的资质等级信息与不良信用记录,已有30多家企业取得相应资质并使用公共平台管理担保存货;推动建立专业责任保险,支持组建保险公估公司,召开担保存货管理国际研讨会及专业培训活动,促进行业交流。总体看,规范基本建立、阴霾正在散去,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12年之前的盛况。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又出台了相关政策,人民银行已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担保物权登记公示系统,最高法院《仓储合同司法解释》也有望于今年出台,存货担保融资与担保存货管理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2016年,中仓协组织起草的担保存货监管与监控协议示范文本即将发布,担保存货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将实现与担保物权公示系统对接,并探索建立电子仓单系统,中仓协将与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直接合作,按国标要求对现有金融仓储企业进行梳理、排查、评估,促进银企双方重树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作为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还是作为仓储新兴业态,金融仓储必将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