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2016:电商进村,资本下乡
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定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重提出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完善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等。
1月19日,农业部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将在10省开展农业电商试点,逐步探索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别农业电商发展路径,初步形成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和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及监管体系、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基地+城市社区”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农资线上销售模式等一系列运营模式和制度规范。
对于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表示,这些政策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动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器,能够真正打造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生产体系、供给体系。”
年轻人的力量
对于日渐老龄化、空心化的农村而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许并不是资金,而是人。政策、资本、传统行业等多层力量注入“强生产关系”的农业电商,渐渐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带回土地。2016年初阿里研究院的新经济智库大会上,黑龙江明水县县长洪非介绍,农村淘宝拉动该县县域电商发展,相关总就业人数已接近5000人,其中返乡大学生近800人,反过来,农村电商也为该县吸引了更多人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曾红颖表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以及支援农村的大学生教师特岗,这三股力量加起来,一网振兴农村社会是可以做到的。”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教授刘鹰也表示,“电商会让很多非常有战斗力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把新的理念带回去,对农村的发展会非常好。”
拓荒宜缓不宜急
烧钱卡位战偃旗息鼓,对O2O电商的打击不可谓不沉重。然而,打车、点餐等O2O线上线下争利的原生矛盾,在农业电商领域只是刚刚冒头,大可以放弃线上烧钱,转而投资受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线下基建。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表示,电子商务不能仅仅停留在交易上,必须通过线上活动对线下的实体经济改造,农业的电子商务一定要把根落到地,跟农民利益绑在一起,这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内生动力。
农业拓荒,需要精耕细作。王伟文表示,爱种网做的是第三方信息平台,借助农业大县的规模优势整合全产业链信息,2016年会进一步拓展试点县,加深与种植大户的线下合作,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是高端服务业,最需要投入的除了资金,还有耐心与时间。
要多久?阿里对外的表述是3到5年,业内人王伟文估算要6到8年。
2016年,也许仍是农业电商的拓荒之年。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