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6年中国仓储业发展十大热点

时间:2016-02-25 11:08:50 点击: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2016年,商务部、国标委将继续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及试点品种,把物流配送包装纳入专项行动内容,使托盘与包装相衔接,促进物流配送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和循环利用。并于2016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第二批150家重点推进企业及协会,继续以托盘标准化及其循环共用为切入点,促进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标准化的升级改造和普及推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托盘循环共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推广实施的过程。国家主管部门的试点工作只是一个行业导向,关键是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从自身效率与效益的角度达成共识、协调行动。中仓协已经会同相关机构发起组建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联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计划,既可依托专业的托盘运营公司组织封闭式的循环共用,也可由行业组织主导建立公共平台,探索建立开放式循环共用的途径与平台。

低温仓储与冷链物流系统建设

按国家发改委等3部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专项规划,我国冷库与冷藏车辆等基础设施已经甚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到目前为止,冷库容积已超过1亿立方米,静态储存能力达2700万吨左右,冷藏车辆已近6万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冷藏物流能力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也基本能够满足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冷库以“租赁”为主的运营方式太落后、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全国性网络化的冷链物流公司。冷库、冷藏运输、低温配送等环节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冷链,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与品质。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强调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即将颁布的“十三五”规划也把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底发布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面对国家的总体要求,面对目前的突出问题,2016年及今后低温仓储及冷链物流将会围绕以下几方面发展:第一,冷库制冷技术的创新,兼顾安全与环保、节能,宽温带冷库成为发展方向,大规模的冷库群向网络化布局发展。第二,冷库运营方式由“租赁”向统一集中管理的转变,冷库向低温配送中心发展。第三,对分散的冷链物流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设施托管,冷链物流的网络化运营。第四,冷库及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大型企业或行业组织主导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食品信息与冷链物流温控信息的全程检查、记录与追溯。第五,面向连锁超市、餐饮饭店、网络零售、机关团体、消费者个人等不同渠道或主体,立足加工食品、冷冻食品、生鲜食品等的不同特点与物流需求,建设针对性、适应性强的各种类型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中药材仓储网络建设加速

商务部办公厅于2014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转发了12个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商务部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仓协会同中药协组织制定了中药材物流各环节及物流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标准,于2015年7月召开了首届中国中药材物流大会,提出了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建议,组织开展了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咨询与评审工作。2015年通过专家评审通过6个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方案,全国新建中药材标准化公共仓库近40万平方米,在全国10多个地区72家企业推广应用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

按上述规划与意见,2020年之前需要在全国25个地区建设80个以上中药材各种类型的物流基地。2016年,随着商务部《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的印发,中仓协将配合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通过组织标准培训、召开第二届中药材物流大会、组织基地方案咨询与评审、安装与运营“全国中药材物流信息公共管理系统”等各方面工作。引导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重点在安徽、甘肃、河北、四川、河南、湖南、贵州、广西、山西、云南、江西、山东、湖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浙江等地区,就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区域规划提出咨询意见,评审通过20个物流基地建设方案,评审验收10个“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并统一使用“全国中药材物流信息公共管理系统”。全年新建或改建中药材公共仓库50万平方米,5万吨中药材采用气调养护储存。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仓储,仓储热点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