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抢滩陕北引发“鲶鱼效应”陕北互联网商业革命
目前,阿里巴巴在洛川已建成48个“村淘”示范点。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洛川县邮政局利用已有的完善网络,建成农村电商服务中心4处、旗舰店7处,服务点54处。除洛川外,延安的宝塔区、子长县、黄陵县等县区农村服务站点也在逐渐增多并全面铺开。
“除了农村布点,阿里巴巴给延安最大的支持就是淘宝大学,目前已开班13期,对延安本土电商人才培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延安市商务局投资科科长宋齐贤说。
对于京东的到来,榆林也充满了期待。据悉,下一步京东将在榆林以及所属县区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更多的合作也将逐步落实。“京东的入驻,对榆林来说,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这无疑是榆林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机遇。”榆林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马鹏飞说。
除了阿里、京东的带动引领,陕北两市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扶持本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2015年,榆林、延安两市有15个县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给每个县补贴资金1850万元。
目前,榆林、延安两市市级电商孵化中心均已成立。延安市宝塔、洛川、子长、黄陵、黄龙、富县、延川、安塞、甘泉、宜川等10县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榆林市靖边、绥德、神木等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也指日可待。
“‘十三五’期间,榆林会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支持线上、线下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支持好的电商企业在榆林快速壮大,让他们形成竞争、合作、共赢的局面。特别是在布局上,一是往农村延伸;二是要发挥好榆林的区域特点,辐射陕甘宁蒙晋周边地区,使电商成为榆林服务业的一个主导产业。”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尉俊东说。
3陕北本土电商还将面临多重挑战
毫无疑问,在多重推动力下,陕北电商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最快时期。尽管如此,陕北本土电商发展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最大的难度是缺人才,缺对互联网行业具有熟练的操作、营销、运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活动营销需要的策划方案以及网络页面设计所需要的专门设计人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来做。”2013年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榆林城市一卡通的榆林卡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重说。
相对于其他县区,已经正常运转的洛川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份培训成绩单:对全县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开展了“互联网+县域经济”电子商务和微营销培训17场次6424人;组织千名大学生、农业企业、社会青年和农村创业青年培训13期、2150多人,实现创业就业1326人。尽管如此,该中心负责人杨世峰依然感叹电商人才培训赶不上行业发展需求。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