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5年会园区分论坛】智慧电商物流园区助推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时间:2015-12-25 23:09:24 点击:
来源: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智慧电商物流园区助推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我们的互动环节,有请各位嘉宾上台。

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院专家       粟  日

西安交通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耕中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副院长     李芏巍

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德刚

京东商城“亚洲一号”项目负责人     王银学

阿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海大

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副总经理       杨明君

各位老师,大家好,有幸请到各位业界一流专家在这里跟我们互动和讨论电子商务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我先抛出一个问题。前一段时间克强总理提出新动能跟旧动能的这样一个概念,物流园区也是一样,我们物流园区有一些老的物流园区,这些老的物流园区在新的形势下、在“互联网+”的这样一个形势下,他们应该怎么给自己寻找出路?还有一个是我们新的物流园区应该顺应什么的规律?它有着什么样的机会跟风险?我想请各位老师谈一谈自己的意见。

李芏巍:我们国家传统的园区经过了这么几轮的变化,变化相当大,而且我讲的园区是来自于广东。因为当时的时候,物流市场的很多园区现在还在延续那些叫法,最有代表性的是林安。当时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放水养鱼,传统是你车来了之后我免费给你停车,还不要你的过路费,还给你水,这样的园区是非常难的。当它融合之后,京北家和和无锡搞了信息系统,就觉得自己搞的就一点好,就有点自傲。当时我给两家都建议过,林安听进去了,它自己用服务来体现,所以它延伸到了信息系统,而且很多去过的人都认为这种交易太传统了,其实也是在传统当中不断的提升,所以林安把服务搞的很好了。现在来说,它的收益率是目前很多好园区都赶不上的。像普洛斯应该是相当不错的,它也是通过系统化的提升,综合性的来进行提升的。当电子商务出现之后,就像今天他们讲的承德物流园,这个市场受到的遭遇肯定很困难,所以我们以电子商务和国际商贸物流来定位的物流园区,两年全部满仓。

你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推动。这里面最经典的是把服务提升以后,然后是利益的分享。我们园区不光是要园区服务,而且要给园区里入驻的企业提供服务。在这个大比拼下,  肯定是园区的网络化、信息化将资源用好了之后,回到刚才讲的问题,在分享经济下,在新一轮模式里的发展里利益的分享、经济的分享、风险化优以后,助推你的园区得到长期的发展。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物流园区根本没有正确性的指导,各地都在建,有些大有些小。而且出来了之后,各家也各家的特色。在这种互动的学习下,互相的促进,在新一轮里,应该是有比较好的发展的。因为现在的园区不是盲目搞的,会先去参观,参观完之后进行学习。房地产没有了,房地产的大量资金和开发商垄断了物流园区,而且房地产的设计单位也来了,他们就造成了一个恶性的竞争。我看到一个从房地产里来的,他根本不管,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没有对这个市场进行细致的了解。因为房地产是容积率越高、房子越高越好,所以这些因素可能会阻碍到后一轮的园区的发展。我也已经在呼吁了,我说要么以传统的房地产来搞,也可以,你找一些研究过物流园区的研究单位、研究院校在你的团队里去做,如果没有的话这些规划师对物流园区怎么做根本没有研究过,你让他们做是非常糟糕的。所以看看我们协会能不能起到这种协调作用,这就把责任推到协会这边来了。

冯耕中:李老师是在一线干的非常多的,所以有很多的体会,我简单的补充三点。第一,在学校老要抠那个概念,因为大家讲物流园区、讲物流企业,实际上这两点是有不同的理解的,物流企业是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物流园区是物流开发商的模式,通过建立平台来提供服务,这两个业态还是有区别的。将这个内容澄清之后,我们再谈一些话题就好谈了,如果两者混在一起的话,有些话题谈起来就容易混。第二,在我们国内来说,现在在物流园区建设上出现的比较大的问题跟我们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条块分割有关系,比如最简单的拿洋山港来讲,实际上大家知道,几十公里的跨海大桥只有公路,没有铁路,实际上来讲,铁路通行是在上海内陆的那一段。如果大家去看国外的这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话,都是物流基础设施。如果大家到德国去看,所有的物流园区跟物流设施是无缝连接的。但我们国家来讲,我们国家的绝大部分的物流园区跟物流设施是割裂的。

曾经有一个数据,我们95%的港口跟铁路是断开的。这里讲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硬条件的设施之间的不能够互联互通是一个,还有一个问题是软条件的问题,像刚才讲到通关的问题,还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包括现在我们都在讲信息化,当时我们也用那个数据了,可能比较老,就是讲到涉及到港口整个作业的时候,各种部门要的单据种类就有上百种。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谈到高效运作?实际上来讲,一方面就快递企业来讲,进入到了5毛钱利润的时代,大家觉得苦不堪言,都活不下去。另一方面,大家又讲到物流成本高了很多。我们整个看下来的感受是单环节的物流利润是很低的,低到压的大家都活不下去。物流园区建设上来讲,以前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是不够的,比较多的还是一种地产开发的模式,大家拿到地之后去开发、招商入驻,更多的是这样的层面。所以从未来来讲,大家在发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设施设备配套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到整个物流的互联互通和连接的问题。

另外是刚才李老师讲到的服务的问题,从园区来讲,怎么样去服务企业,使它更好的去发挥作用?这是我第二个方面的体会。

三,现在市场环境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几年的生产领域,如钢铁方面,大家参与的非常多,包括很多园区也参与到了这些方面,但实际上最近一两年呢,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家又跑到这些方面来了。这些情况来说,我觉得从园区运作来讲,我们这几年的经济变化太快了,忽左忽右,大家到底要怎么样去做?是不是明年的电商还会这么热?我觉得也不一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大家要去研究市场的变化,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既然大家一直在讲电商物流,我现在一直在谈这个体会,现在大家一讲到电商物流的时候,概念就是淘宝+快递,大家的潜意识都在往这方面去想,但实际上在生产资料领域来讲,电商物流的运作模式跟消费者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这两点来讲,我们的园区一个是要考虑整个市场的变化,另外一个是考虑市场的需求,我觉得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实际例子,时间关系,我就简单的谈这么多。

粟日:谢谢冯老师,您谈的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电商物流不仅仅是消费品的物流,我觉得跟电商相关的,都可以是电商物流。感觉软环境的关系比较大,软环境的问题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这样就导致了整个系统的不对称。

冯耕中:实际上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其实消费者跟电子商务和生产商品电子商务的区别来说,像钢铁的价格波动基本上跟股票的波动差不多,但是消费品领域来讲,大家只是说现在价格在涨,但是没有出现大涨大跌。如果你的价格大涨大跌的话,你的整个采购是什么样的?所以说模式来讲,差异非常大。这也就决定了将来在物流方面,整个配套模式有所不同。

王银学:我再补充两点。谈到存量,我就谈具体一点。对于存量的设施,因为我们好多地方会碰到一些老仓库的改造,不抱太多的希望,最好的方式还是拆了重建。比如说原来有人住着,前面我提到50%以上的仓库是“农民”仓,你要把它给垫高,那个土根本是压不实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以往老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地点都是黄金地带了,它在上面产生更多的税收,因为现在政府的经济不行了嘛,它得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什么政府老盯着电商呢?说白了,就是指望从电商上多征点税。既然政府想在这两面多征点税,为什么不把原来走擦边球的地方合法呢?或者说把它的性质就定义为工业用地。其实这样的话,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我们也是悬着一颗心的,我们在上面花了那么多的投资,结果政府说这还是不合法的,你投的钱白投了。所以这一点上来说,政府应该让那些小产权房变得合法。

对于增量这一块的话,大的企业来说,就像刚才李教授提到的,其他的搞房地产开发的人已经进入到了电商物流了,但是他们涉及的晚了,房子是我们自己先设计好了,然后再找设计院进行具体的设计。所以在增量这一块,我们电商企业或者是电商物流企业不算是个问题。

粟日:您解答了我一个疑惑,现在的个供应链体系是不是未来整个经济的需求?您的答案是不适合,其实我的答案也是不合适。但是我想再补充一个问题,您想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王银学:我还真没想明白。电商物流平台是走一步看一步,往前走吧,最终走成什么样,真不知道。

陈海大:既然是物流,咱们谈个题目还得就物流园区来谈。首先,物流园区是属于物流地产和物流园区的项目,它区别于文化产业、文化地产、医疗地产和商业地产。它的实质呢,刚才冯博士和李院长说了,物流园区应该是由政府指导规划,应该由一个计划型的科学角度去建它,要有本地去建还是全国范围去考虑的区别。我做了21年的物流,咱们的车配货、等货等服务中有很多的物流园区就相当于“农民”仓库,太初级了,真的应该改造掉,就像国家淘汰掉低价值的钢铁厂是一样的,必须得重新洗牌。

现在物流园区的痛点是什么?同一个城市的房地产、文化、医疗都转了,都想做这个了,那么大家都做一件事,同时去抢一个企业、去抢一个终端,就导致现在的同质化严重。比如说咱们需要一千亿的平方,远远还不够,但是谁去指导它,说你去做冷链这部分的物流园区,你去做建材方面的物流园区,这是政府的行为,那么咱们个体户或者是一些企业达不到这个高度,那可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碰到一块儿去了,这就开始使招了,大家都开始找出路,可能会低价进入这些领域。

阿大也在考虑怎么利用阿大平台去开展一些合作,我们的阿大科技平台就为物流园区设想了,你这个物流园区做的是医药或者是建材,脑袋就为你的医药、建材在我的平台开口,单独给你一个账号,比如说这一个接口有两千家店,那么你去管理。怎么把你的信息和我阿大科技的信息互联互通?让外来的人直接看到这个信息,让他们不要去互相竞争?这里最好有政府或者是协会去进行协调。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其实咱们中国人是不抱团,西方国家是怎么样?比如说东北市场是你的,这一块市场是我的,你不侵略我,我不侵略你,咱俩通吃,互相协作。平时大家想象的物流信息平台是什么?对货车还讲就是一个配货站,但对阿大科技来讲不是的,你用了咱们的软件之后,理论上你有百台车都在这里,每台车都有一个单独的调度,每台车拉多少货给多少钱是直接进系统的。我们的无限服务是来源于专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去打造这个品牌,因为这不是一个人能通吃所有的行业的。我们的信息平台是公平公正的,绝对不能让某一个人去买断。即使现在物流园区没有这些瓶颈,也应该上升到互联网模式,因为这是一个业态。以后就没有什么线上线下了。我说二十年以后你不用提互联网,就像咱们一百年前提飞机和出租车的话,就感觉到很炫耀,你现在提飞机和出租车是炫耀吗?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二十年后的互联网也是一样,你就是应该具备的。

李德刚:刚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分享,有专门做平台的,都提供了不同的解读。我这里正好从北京市政府基层管理部门的角度,就S为物流园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跟大家作一些分享。北京的四大物流基地就在大兴,也是咱们北京市商委要求必保,是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的一个必须设施。但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以来,及上政府自己的一些需求,这两年我们在招商引资和一些大的项目上,龙头电商的要建物流、国内前五的快递公司都来谈过,想建物流,但基本上一个都没落地。原因呢,一是要的面积太大,北京基本上没有,一下子几百亩地,不可能,没有这么大的空间。第二,税收的问题,税收比较低。因为政府来讲,在北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拿来做物流,入驻的企业的税收分不到政府来的话,政府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第三,政府的车辆管理成本比较高。所在的物流非常关键,是城市的生命线,但是总是落不下来,尤其是在北京,总是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公司的发展,也结合着我在实际工作当中的一些思考有这么几点提出来跟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第一,税收模式有没有可能创新?你服务的企业和使用你仓储的这些公司来说,有没有可能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你的税收能不能落实?或者说我在建物流园的时候不是简单的纯物流园,而是电商物流园区,这样的话你的税收可以增加一部分,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动力。第二,推动物流仓储空间的互联共享。扶持一千家中小微的电商公司、点说企业,所以就想让一些大的电商公司的用不了的空间腾出来给这些小的公司,因为他们刚开始建,没这么大的能力来自建,给他们做配套,大家互相支持,把闲置资源拿出来共享,共同使用。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比如北京和周边的协同,大兴和廊坊、武清做一个协同发展。

杨明君:我们盖世物流在过去的16年间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物流以及与物流相关的衍生领域。现在我们在山东原有的物流园区基础上做产业园,包括保税监管仓、云仓,包括京东的王总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也在学习,包括冷链配送体系等。其中电商物流产业区呢,我们有一个核心,做的是云物流服务平台,和刚才于总说的还不太一样,这个平台突出了我们的物流服务优势。这个电商物流产业园的经营模式实际上是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实际上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智慧园区。刚才说王总说可能现在还不能叫“智慧”,我同意,我相信每天增加一点智慧,早晚会突破150。我们核心的物流平台支撑整个物流产业园,里面有几项功能,一是云计算,用数据来支持电商的数据分析;二是云仓;三是云金融;四是云服务平台,分为云服务平台和云物流平台,云服务平台上可以做到各种电商需要的优势资源配置;五是云物流平台,主要是信息的交易,所有物流的综合服务。主要分为这么几块,实际上我们希望不仅仅是能提供电商的服务,我们更希望自己是一支能够引导或者推动电商积极发展的健康力量!

粟日:我发现刚才大家的针对性好像不是特别的强,我问的问题呢,可能有的老师并不是针对我的这些问题回答的,我想把这个机会留给现场的观众,大家谁有问题可以现场提出来。

我先抛一个问题,每人三句话来作答。听了大家的发言,其实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园区的规划跟政府有什么样的关系?之前我也做过一些调研,我大概的知道日本人老早就开始做物流园区了,但是他们叫物流团体,这个东西是60年代就开始做了,由政府主导的。我就想问,为什么日本的物流园区能够做的还可以,而我们因为条块分割节导致了这样的一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物流园跟政府的关系?因为我深信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制度经济学的实验场。

陈海大:实际上还是咱们国家的体制问题。在中国呢,你按照市场经济秩序去洗牌的时候,有人不是这样的,所以咱们国家还是叫“中国特色”。虽然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它叫政治经济学,没说叫经济政治学的。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