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农村电商成新蓝海 互联网乡村恋爱如火如荼

时间:2015-12-07 11:13:08 点击: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陈洁

条评论打印收藏

“县域电子商务的全面引爆,必然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也具备了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基本条件,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上仍需进一步改善。”王旭东对本报记者指出,随着居民收入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也在增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旺盛。同时,宽带、无线互联网等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农产品标准、冷链、物流等“瓶颈”逐步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快捷、高效的优势日益显现。

不过,王旭东也强调,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节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也是未来需要努力破解的方向。

企业深耕细作

长期以来,基于农村特定消费环境和消费传统,对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品质需求,市场并没有很好地给予满足。与城镇相比,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大型商超,商品价格偏高;而小卖部商品种类不全,且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网购商品质量也不乐观,据国家工商总局抽查显示,2014年我国网购正品率只有58.7%。

2015年以来,国家在消费增速向好态势并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频频为农村电商送来利好消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6亿人的巨大农村消费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前景看好的同时,现实却有点“骨感”。农村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物流配送短板明显,网络消费习惯培育尚需时日……一系列难题,让很多电商企业在农村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很难施展身手。

对此,王旭东指出,“先建立消费习惯,再改变农业的链路,互联网化和数据化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打开农村电商的大门。”

尽快培养农民网络消费与销售习惯也是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农村留守人群多,很多不懂网络,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尤其是复杂的网上付款手续,导致很多农民最终还是选择了“慢、贵、远”的传统店铺、集市的购物方式。盘活农民这一庞大的电商参与群体,当然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需要企业积极作为。企业的乡村推广员、农村合伙人等明白人可以帮农民代购代销,可以手把手地教农民怎样网购,怎样在网络上推广销售农产品。通过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电商带来的实质性利好,就能更快更好地让他们养成网络消费与销售习惯。

与此同时,农村网购市场要想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最后一公里物流,农村的快递行业不发达,大多村庄没有快递网点,不仅如此,部分农村的交通、道路状况令人堪忧,直接影响了电商配送商品的快捷性。如何解决物流的问题,是电商首先需要深究的问题。从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公司的农村电商战略布局来看,无一例外都把解决这个问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阿里的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还是京东的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其核心功能之一都是物流的中转点。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农村电商,电商,互联网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