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成新蓝海 互联网乡村恋爱如火如荼
其实提到农村电商,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网货进村或网货下乡,另外一方面是村货上网或农产品进城,只有两方面都流通顺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电商大发展、大繁荣,否则这样的农村电商就是不完善的,是无法真正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的。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农村创业者开始关注农村电商。高明是个地地道道的果农,已经种了25年苹果,如今承包了一片果园,因水土适宜种出来的苹果、梨等十分畅销。但前两年开始高明发现坐在家里等着客商上门的销售方式“卖不动”了,而且上门收货的经销商往往把价格也压得低。
在儿子的指导下,高明开始学习上网寻找新销路。“原来通过电商这个平台不仅能购物、为自己和家人买手机、衣服等用品,还能把自家果园的新鲜水果卖到全国各地去,一下子提升了销量,而且自己挣得也比往年多。”
坐在电脑前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成为现实。
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民长期苦于农产品销路不旺。高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网上销售这个不错的方法后,他还推荐给周围的村民,有些年轻人还在淘宝、微信等平台开起了网上小店,效果之好出人意料。
来自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平台完成了483亿元的农产品销售数额。其中,零食、坚果、特产是占比最大的农产品类目,鲜花绿植类目则增长最快。阿里研究院研究员张瑞东说,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及绿色、安全的追求,也揭示出农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比于城市商品走进农村,其实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来说,农产品也渐渐成为各平台看重的业务。资料显示,2013年12月,京东就与地方政府合作了第一个综合馆——京东贵州馆。迄今为止,京东已上线超过400家以销售地方土特产品为主、地方工艺品为辅的特产馆,并与各县域地方政府携手陆续推出了“京东仁寿枇杷节”、“潜江京东小龙虾节”、“广东荔枝节”等以文化节为依托的农副产品进城项目。
对此,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通地方特产馆、馆内特色产品直营采购、生鲜预售、运营培训、数据金融支持等五个方面,探索“两头受益”的农产品进城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创新农村土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模式,同样是京东农村电商的工作重点。在启动农村电商战略之初,京东就已经把“地方特产馆”频道作为农产品进城的一个重要通道进行建设。
业内人士也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也逐渐成熟。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