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场景串不起来 O2O将没有完美结局
再如上门厨师,目标客群肯定不是懒到不想做饭的年轻白领,后者有的是比上门厨师更easy填饱肚子的方式,而只能是那些三世同堂喜欢宅在家中享受从做饭到吃饭所有乐趣的大家庭,即或在这种为数不多的家庭中,掌控厨房的大妈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阵地转让给一位陌生人?就算愿意,无法标准化的中餐又如何打造出令人期待的体验呢?
这种靠补贴创造出来的伪需求,用户留存很难维系,也无法创造现金流,有干爹也未必活得下去,如雷军投过三次的烧饭饭即是一例。
如何低成本的创造现金流
这对盈利至关重要,在对需求的洞察上,互联网巴士要领先于各类上门服务,至少它发现了城市通勤这个刚需场景,而且认识到传统公交服务的缺憾不可能完全由专车、拼车等个性化出行方式填补,只要能撼动定制公交和商务班车就有机会。
拼的核心当然不是滥开线路,而是拼上座率,否则空驶的大巴光是租金就能搞死一家创业公司,除非你像滴滴那样有集客优势,还有其他产品平衡亏损。上座率的维系也不是靠补贴,而是靠月票,后者稳定了客群,保持了现金流,当然用户愿意为月票埋单,首先是你要提供更多如早餐、WIFI之类的增值服务,说到底考的还是运营能力和成本控制。
至于外卖已经是巨头的禁脔,新美大的员工规模突破3万,背后还站着腾讯和阿里,百度外卖有钱包支撑,到家美食会掌握了高端用户,先不提运营,单是新美大或百度在支付环节的减免就足以玩死那些不得不承担着微信支付或支付宝6‰费率(有些甚至更高)的创业公司了。
服务品质难以掌控
在所有O2O业务中,在线教育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最高,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在经历2013年平均每天就有2.6家公司诞生的火爆之后,死亡也接踵而至,2014年殉葬的就超过30家,究其原因无非吹牛太多、深耕太少,表现出来则是三个趋势:
1、做外教和K12的高度同质化,只能加速并购重组;
2、巨头介入,百度收购传课网,腾讯、网易、淘宝、小米、金山、YY等也都虎视眈眈;
3、强势的传统教育机构纷纷开出线上平台,整合垂直资源。
在线教育并没有变革教育本身,它只改变了教育的载体,所以廉价创新很多,如余佳文那样的搅局者,他和他的超级课程表走马佳佳产品未红人先红的老路,然后再将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眼球引向产品本身,它顶多解决了传统教育获取用户的方式,但在服务上并没有任何优势。在服务搭建中,在线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服务于机构和老师,前期投入甚巨,储备足够数量的课程体系又特别漫长,整个过程艰苦而繁琐,真正能靠网络速成的其实是更开放的公开课,但那又是巨头的自留地,网易公开课仅目前就有3000余门课程、2万集视频资源,刚刚亮相的微信公开课致力于打通线上线下,后起之秀还有电商平台京东商城,它的“教育培训”频道,主攻早教幼教、艺术培训、语言培训、网络课程、学习培训五大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