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亚马逊加码全球开店 中国市场成重点

时间:2015-12-05 10:19:08 点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倪雨晴

条评论打印收藏

Eric Broussard说道:“在今年7月,亚马逊发布一系列支持中国卖家拓展全球市场的举措后,我们看到了中国卖家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是亚马逊全球开店的业务重点市场之一,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他还表示,与整个零售市场相比,线上的份额还很小,互联网零售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

跨境平台之争

尽管国内出口有所下滑,但是跨境电商仍保持上升姿态。易观智库分析师王小星表示,跨境电商中出口的品类多为成品,其中,3C、数码、家居、服装占比最大,所受影响较小,而出口下降的多为半成品、零部件。据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额将增至6.8万亿。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除了海淘业务如火如荼外,各类电商早已纷纷布局出口市场。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京东、兰亭集势等,均拥有自己的跨境出口平台。

王小星表示,就中国卖家的交易数据来看,eBay、亚马逊和速卖通三者之间,体量最大的是eBay,增长最快的是亚马逊。“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的不同点在于,一是国外平台对入驻的要求高一些;二是收费模式不同;三是排名方式不同,阿里巴巴是通过竞价排名,亚马逊根据信用、店铺评价等来排名。”

中国的跨境出口平台更熟悉卖家市场,在中国本土的营销推广、吸引用户上有更多优势。但是,本土平台在国外市场上也面临着物流、配送、法规等各方面的问题。而对于eBay和亚马逊来说,在中国的出口业务上,他们拥有的是买家优势。进一步说,国外的两大电商巨头对国外市场运作更为熟悉,对进出口关税、法律条款等服务上都有更多的经验。

今年,亚马逊推出了多个国外站点的中文操作系统和营销工具,试图来简便中国卖家的操作。为应对亚马逊的竞争,eBay在德国尝试一项“eBay+”的服务,和Amazing Prime颇为相似,依靠第三方卖家进行配送。此前,eBay也推出了“卖家物品推广”的新型广告模式,通过效果收费,即当买家点击广告并购买相关产品时,卖家才需要支付广告费用。

无论是亚马逊还是Ebay,都是通过收购中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在本土化上做了诸多努力。相比其他国外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的受阻,电商巨头们的表现还算马马虎虎。面对未来万亿级别的市场,国内外的电商企业眼下正摩拳擦掌。一个明显趋势是,线上出口将会成为线下出口的重要补充,若中国公司能够在国外做好本地化,跨境电商出口平台或将成为出口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年会宣传图片下.jpg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亚马逊,亚马逊全球开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