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农村电商配套服务短板:农产品物流损耗达30%

时间:2015-12-03 09:33:09 点击: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江苏省农工办主任诸纪录表示,农村创业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需求。比如说,与互联网创业密切相关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稀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多数没有建立,电商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再比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直是一个短腿,也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依靠企业自己投入建设冷链物流没有什么进展,建议在国家层面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广西银监局相关研究课题中提出建议,吸引和扶持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需要聚合多种生产要素,形成农村创业支撑体系,促进创业经济形成集聚效应,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当前,还特别需要在信贷服务、电商服务、物流设施等创业必备条件上加大投入,提升创业效率。

完善支撑体系

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

部分农村创业者和基层干部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平台搭建、物流体系及相关培训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向建立并完善相应支撑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共识。在中西部地区有一定农村电商发展基础的县乡,部分基层干部建议,因电商工作跨部门、跨行业,在县一级应当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各地应研究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政策,建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投入机制,并把农产品电子商务列为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把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相结合,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品牌农业”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网销情况分析,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培育更多适合上网营销的农产品。

二是完善配套服务,搭建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不少基层干部表示,继续强化农村网络、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知名电商平台建设地方特色馆、特色网店的同时,在有需求的地方,应加强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农村电商实体和网络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并做好上网农产品市场秩序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需求研究等方面工作,保障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同时,大力推进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多地建议,适当增加投入,整合政府、电商、通信、物流企业等资源,充分利用村综合服务中心、村信息服务站、农村商超、农资店、科技超市、农家书屋等现有基础条件,通过改造升级,加快建设集上网购销、产品集散、培训指导、信息与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点。同时,建立健全站点工作机制,加强站点人员培训,扩大站点覆盖面,提高站点电商化服务能力。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农村电商,农产品物流,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