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微商行业步入寒冬 专家:“杀熟”是饮鸩止渴
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态集移动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沉淀用户,能够精准找到用户群和互联大数据,从而大幅提升企业服务和订单量。
2013年开始,微商借助微信朋友圈蓬勃兴起,但是很快被冠以“杀熟经济”这个不怎么好听的名号,甚至出现了多级代理,代理为主、卖货为辅的“传销经济”变异体,不少人通过朋友圈炫富来发展下线。
今年五月,媒体关注到了这一不良趋势并进行了曝光,微商暴富神话迅速破灭,整个行业也开始进入寒冬。日前,有业内人士判断,50%的微商已经死去,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一直从事微商服务的电商观察人士龚文祥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危言耸听,在他看来,囤货或卖代理权的微商80%都会退出。不过,龚文祥同时指出,这样的变化也意味着那些真想做生意、卖产品的微商有了良性发展的机会,行业也可以开始走上正轨了。
但即便是这一部分微商,之前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相信不少人朋友圈里都有整天刷屏卖面膜、卖化妆品、卖手串的这些,那这种营销方式往往很让人反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委员会专家龚铂洋提醒,他们也必须想办法,转型发展。目前在朋友圈卖货的,很多人利润空间极高,甚至高达上百倍,有些微商是从“熟人”下手,利用信任感赚钱,更多的微商则是疯狂加入各种群,加各种陌生人好友,这样下去后会发现朋友圈销售泛滥,垃圾信息越来越多,坑蒙拐骗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对社交平台发展是不利的,也不合乎法律规范。
安徽一位电子产品卖家苏文武2014年上线了微店,一度扩展了销售渠道,但是后来,明显感受到微店商品点击率的下降。最近苏文武已经很少更新朋友圈了。在他看来,微商要做到省级代理很困难,膨胀期过去之后总会归于平淡,平淡的这段时间足以打垮许多商家。而实体店只要用心经营,生存不成问题。自己有实体店作为支撑,一定能熬过寒冬。
虽然相比传统的营销渠道,微商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对客户需求更了解、沟通更便利……但它并不是万能药。龚铂洋也认为,“杀熟”堪称饮鸩止渴,微商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产品本身,让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没有这个基础,营销方式再“互联网+”,还是空谈。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微商经济固然有其独特的便捷和优势,但其最大的价值是基于朋友圈的信任和推荐,因此,一个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和单纯依靠暴力刷屏的微商经济是无法长久生存的。微商健康成长规范迫在眉睫。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