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行业分析】发展农村电商不得不迈的五道坎

时间:2015-11-18 18:17:49 点击:
来源:一鸣网 作者:范力文

条评论打印收藏

电商企业如果想发展农村电商,则需从农村用户的购物习惯入手进行改善,这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

2、网络支付受质疑

网银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网络支付在城镇用户看来习以为常。但对于存钱都要去镇上、还习惯使用着存单存折、甚至在家藏现金的农村居民来说,觉得操作异常繁琐。

另一方面,农村用户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存在着怀疑。绝大多数农村用户网购习惯货到付款,觉得更保险。

而大家都知道,网络支付对网购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农村对网络支付的质疑,也延缓农村电商的发展。

3、农村电商假货横行

刘强东曾表示,国家工商总局抽检网上农资电商,发现某平台80%的农资都是假的。实际上,这并不是特殊现象,由于农民维权意识低,部分农村相对偏远,加大了打假难度。而电商物品难免良莠不齐,使得多数假货往农村倾销。商务部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坦言,农村确实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农民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受害者。

如果假货现象不能遏制,将失去农民对电商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农村电商的普及,这也是摆在电商企业面前的问题。

4、骗补

虽然不太想说这一点,但还是略提一提。有政策扶持电商,下方政府必定纷纷表决心,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因为有补贴啊!

据统计,从2014年开始,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共安排中央资金48亿元,支持256个示范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其中2014年56个,2015年200个。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贫困县达到103个。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有多少资金真正拿来发展电商,还值得商榷。此外,难免有以发展电商为名,获取资金的骗补嫌疑。比如准备一台电脑,买个无线网卡,搞个农产品(000061,股吧)收货点,美其名曰农村电商,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背景下发展的“农村电商”,真的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么?

5、艰难的“最后一公里”

这一点,似乎不要过多解释也明白。崎岖的山路,林间小道、甚至泥泞地带,不利于交通工具运输。

除此之外,农村没有标志性建筑物,加大的配送员的工作量。

或许说得略抽象,脑补个情景就能理解了。

快递员:“你们家有什么标志性建筑?”

用户:“有个羊圈算不?”

当然了,虽然有难度,但快递物流也是电商企业目前最能入手的一个环节。自建物流,发货点等手段,现阶段几大电商企业都已经在动手构建。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是拥有雄厚财力的电商巨头能承担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农村电商,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