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干货分享】海外代购不难 难的是要抗住这五大风险

时间:2015-11-18 08:44:34 点击:
来源:品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每个代购网站在招揽消费者购买时笑脸迎人,但在探讨退换货时就变了表情。即使商家同意退货或保修,但条件一般都规定的十分苛刻,存在诸多限制,并且退货的费用大多由消费者承担。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就造成了消费者维权过程中救济渠道不明晰的局面。

目前看来,消费者的维权渠道还主要依赖于行业自治,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国外网络代购跨境的特点很容易使消费者维权的诉讼成为涉外案件,可能使得消费者处于极其被动且无能为力的状态之中。

第四,是信用问题

海外网络代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中,信用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的。

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信息信用问题、质量信用问题以及支付信用问题。由于跨国支付存在着支付主体虚拟、结算周期较长、监管效力不够等各类问题,很难保证结算支付活动能够诚实守信且顺利有效地进行,因此给网络海外代购增添了多重风险。

第五,快递问题

海外代购,你总绕不过快递物流。由于个人海外代购非常频繁,由此产生的纠纷也呈增长趋势。在国外网站购物,很多走的不是正常清关系统而是按照个人物品的寄递,如果被海关查出问题,很可能会被征税。

此外,有一些海外代购的企业不能将物品直邮中国,而是要先发到一个中转仓库,再通过国际快递公司运输到国内,最后使用国内快递公司发送到最终的消费者,但是,这个转运的过程是由专门在境外注册的转运公司完成的,一旦在这个期间发生了物品毁损丢失,消费者很难维权。

不可否认,海外代购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际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丰富了国内百姓的消费选择,给国内企业积极的竞争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海外代购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幅损失,削弱了国家的关税保护能力,冲击了国内相关企业尤其是零售业。因此,为了促进海外代购的健康快速发展,应当采取积极的规范和完善措施 。

对此,有学者呼吁国家专门立法以调整海外代购中的“灰色地带”。然而笔者认为,现阶段尚不涉及专门立法的问题。

因为现有的监管和法律规定完全可以促使相关制度进行调整,从而对个人海外代购进行规范、监管。立法本身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是出现了新现象或新问题就要盲目立法,而是应观察事态整体发展,等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考虑立法。因此,有关部门应该仔细观察个人海外代购的发展状况,总结规律性问题,将现有法规予以灵活运用。

同时,海外代购更多的是体现委托代理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应按照‘有约从约,无约就依法’的方式处理。所依照的法律应是《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而不应完全依照适用于一般企业和经营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海外代购,代购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