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干货分享】海外代购不难 难的是要抗住这五大风险

时间:2015-11-18 08:44:34 点击:
来源:品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商业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国内外高档商品的价格差,人民币购买力的升值以及国民对海外购物需求的上涨等因素,使海外代购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追捧。然而,从2010年关税的上调新政到2012年的离职空姐代购案的发生,不仅让所有网络代购的卖家心惊胆战,也使社会对海外代购的法律风险得以更充分的认识。

第一,关税问题

代购,特别是个人代购,通常是通过国际邮寄或者是代购方自己随身携带回国,购买人支付相应费用,然而不管是国际邮寄还是“人肉”带回国,都一定会经过海关,就要面临申报关税的问题。

海关总署公告《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中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单一品种限自用、合理数量。而个人邮寄进境物品的免征税税额标准由高降低到50元。

这表明携带商品超过5000元或者单一品种不符合自用数量的,就需要申报海关。

然而申报海关无疑增加了海外代购的成本,也意味着可能丧失价格优势,因此,海外代购者们通常通过邮寄、携带商品回国伪报为个人物品、少报或者不申报海关,这就避免了关税的缴纳。但却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偷税漏税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从海外代购第一案李晓航空姐代购案中便可看出。

第二,产品质量问题

为了避税,商家往往要将货品标签取掉,更不会携带货品小票入境。所以,通过代购渠道买到的商品一般拿不到正规票据,即使有所谓的发票“电子版”或“复印件”,但也真假难辨,所以以仿制品充当真品的事件时有发生,即使是真品,质量及后期服务也很难得到保障。

诉讼中,消费者提出要求司法鉴定部门予以鉴定,这不仅带来增加诉讼成本的法律风险,且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是否接受类似的委托以及能否做出鉴定结论还不十分明确。

第三,消费者维权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的海外代购日益红火,但是产品安全和售后服务却并没有跟上代购发展的步伐。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为海外代购提供了平台,然而真假货难辨,维权困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尚无针对个人海外代购的专门法规,仅靠从事海外代购的个人自律,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代购产品时维权困难。在网络海外代购中一旦发生商品质量等问题,消费者难以直接找到位于海外的销售方或生产方及时处理。即便消费者转而求其次寻求代购商进行解决,也极可能碰到代购商与销售商等互相推诿的局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海外代购,代购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