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行业分析:酒类电商的“得”与“失”

时间:2015-11-17 09:08:46 点击: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朱思旭

条评论打印收藏

第二失:平台上假货泛滥

正如《资本论》中一段话:“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首的危险。”当下,电子商务平台假货频现早已不是新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电商价格低廉、需求量大,再加上市场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电商假货现象难以根治。对于电商如何克服假货泛滥,我建议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采用法律手段。如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打假执法效率、增加消费者的诉讼权益等。10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食品安全法》开了一个好头。针对当前网购食品的监管空白,该法案首次对网络卖家与网络平台的安全管理责任进行了严格规定,而电商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无疑给消费者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二,采用技术手段。如升级防伪标签系统、建立产品溯源体系等。如茅台酒,一方面采用美国3M公司的高科技产品,加强产品的辨识度;一方面采用全新的RFID防伪技术,升级产品的防伪和溯源功能。据了解,消费者只需要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即可对茅台酒进行防伪验证及溯源;此外,还通过网站、短信、电话、扫描等多种方式,让消费者可以随时查阅所购产品的真实性。

第三,培育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如通过品鉴活动和防伪查询宣传等提升消费者对真假酒的辨别能力。

第三失:陷入价格战怪圈

电商价格战日益演变为混战,使得行业各种不规范现象丛生。而这些现象,在让消费者失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厂商的不满。同时,电商自身也遭遇了亏损。按照酒仙网郝鸿峰的说法,酒仙网、四川1919、购酒网、中酒网四大酒类电商在去年“双十一”的价格战,合计亏损超过5000万元,每家亏损均超过1000万元。

更为严重的是,价格的混乱拼杀会造成产业链价格体系与需求体系的紊乱,从而干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陷入价格战怪圈后,对于酒水企业和电商自身都具有极大的伤害,对于酒企而言,其品牌公信力将降低;而电商,也会因此而蒙受不必要的亏损。

对于电商如何走出价格战泥潭,我建议可从产品差异化上着手。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价格,是引发酒类电商价格战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互联网+”思潮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个性化定制酒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第四失:配送壁垒

酒类产品大部分包装为玻璃,属易碎品,物流配送上要求比较严格。此外,小数量、碎片化的订购,则进一步拉高了酒类产品的配送成本。由于自建物流成本太高,使得大部分酒类网购平台都选择采用第三方物流。据我了解,当下酒类电商的配送费用约占成本的8%-12%,而这一数据只有降到3%-5%之间才是较为合理的。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酒类电商,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