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酒类电商的“得”与“失”
时间:2015-11-17 09:08:46 点击:次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朱思旭
条评论打印收藏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大战中,酒类电商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触电”无疑给人带来了想象不到的“收获”,但也暴露了一系列电商软肋,如“假货泛滥”、“价格战怪圈”、“配送壁垒”等问题,该如何解决?此文在分析酒类电商之获时,也在对电商之惑做出了专业分析和建议。
三得:酒类电商崛起的原因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在电商经济日渐成熟的今天,酒类电商也顺势而“火”,我认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得”。
第一得:降低运营成本
案例
以酒仙网为例,首先是没有店铺费支出。由于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销售,不需要另行租赁店铺,所以相比传统渠道经销商而言,酒仙网少了店铺成本,而这在当下是很大一块费用。其次是没有关系打点费。由于和上游企业之间同样通过互联网平台采购和结算,不需要如传统经销商一样需要花费数额不菲的打点费。再次是没有中间环节费用支出。通过酒仙网搭建的互联网平台,可实现从产品直接从酒企到消费者手上,使中间的渠道层级大幅降低,其间产生的成本支出自然就被压缩了。
而据我所知,早在2013年就有超过2000家酒企在天猫开设旗舰店。这一去中介化的酒类商品销售模式,使得原来传统的直线型供应链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闭合式供应圈。
可以说,随着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白酒经销的中间环节将越来越少、利润会越来越薄。
而要将电商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一要规划和控制好IT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成本;
二要计划好物流配送的投入成本;
三要提升盈利点。对于提升酒类电商的盈利点。
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通过名优酒厂的名优产品来实现平台引流,其销售价格对比线下终端略微降低即可;
第二,通过价格不透明的贴牌产品赚取合理利润;
第三,引入低价甩卖的老酒产品赚取超额利润。
第二得:扩大销售通路
大概在2012上半年,大多数知名白酒企业还不屑于做电商,只有找不到出路的三线、四线品牌才会去试水电商“赌一把”。而2012年“双十一”,天猫淘宝单日销售额超过191亿元,众多白酒企业才真正开始把电商当成一个渠道来认真对待。2013年起,越来越多的酒企、酒商进入到电商领域。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2014年白酒电商的总销售额分别为14.8亿元、35亿元和7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5%、136%、123%。而在不久前的“6.18”电商年中促销季中,酒类电商也斩获颇丰,中酒网据传有300多万元销售额,是去年的4倍,其中移动端交易量更是增长了10倍,而酒仙网、天猫、京东等平台的销售额也都有大幅提升。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