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案例】O2O上门洗车的生死轮回

时间:2015-11-09 09:44:02 点击:
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曹晓龙

条评论打印收藏

由于滴滴出行的成功,几乎所有的O2O创业者都在幻想着这样的场景:用补贴获取用户,在天使轮拿500万到800万,公司规模达到员工150到200人,日均客户订单1000到1500单,这是第一步。再之后继续融资,快速扩张,成为区域行业老大,紧接着向二三线城市辐射……等到占到市场60%的份额,这个事情就没跑了。

方法论有了,创业的蓝图也都描绘好了,资本开始进场。

“去年下半年,创投圈对O2O业务有很高的热情。滴滴出行的案例,让创业者以及投资人觉得这条路可以走,再加上当时北京市场上上门洗车O2O平台也只有赶集易洗车、e洗车两家,于2015年1月中旬,我们就很顺利地拿到了天使轮700万的融资。”刘建华说道。

之后便是烧钱扩张,以补贴的形式吸引用户。很短的时间内,刘建华的上门洗车平台便大大缩短了与市场先行者赶集易洗车、e洗车的距离,成为后者们不得不重视的竞争对手,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业内较为知名的平台之一。

“团队中所有人都打了鸡血似的,很是热情。整体上来看,我们的平台是行业最好的,客户回头率、满意度都非常高。”刘建华举例说,拿团队的地推人员来说,在今年年初,北京天气比较冷,其他竞争对手都歇业了,他们的地推仍坚持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进行推广。

突如其来的冷宫

今年3月份,由于项目从融资再到运营情况都非常良好,为抢占市场份额,同北京市场多家竞争对手PK,刘建华启动了扩张进程。

对于O2O业务来说,平台的搭建对于熟悉移动互联网产品架构的各个创业公司,并不构成太高的门槛。如此一来,竞争力的体现便在线下,从地推人员的推广,再到服务人员的区域覆盖,简单来说,拼的是人力资源。放在上门洗车上,就是看其技师数量。

彼时,刘在北京通州附近租用了一个培训基地,并外包劳务公司进行快速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其技师数量达到150人。

“不仅仅是我们在招人,竞争对手同样如此。”刘建华说道,在当时由于团队认为,上门洗车服务虽然门槛较低,但确实是个需要在路上不断奔波,并付出辛苦劳动的体力活。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快速扩大规模,便给予了技师非常丰厚的待遇。

现在看来,待遇则是给多了,这为之后的迅速崩塌埋下了伏笔。

到了5月底,在快速增长之后,项目遇到了资金上的问题。此前天使轮的融资,在前期烧钱扩张阶段已经尽数花完,进行再融资时,刘建华发现,整体投资环境突然就冷了起来。

“被打入了冷宫,感觉上。6月份开始,我就找了非常多的投资方以及融资代理机构,但都没能成功拿到钱。投资人一下子变得非常谨慎了。”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O2O,上门洗车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