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O2O死亡榜 死亡原因盘点
2。无行业标准:美业属于非标类服务。是非标类服务,就极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的情况,创业者可能会两头受气。因此,美业O2O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是一个苦差事。
3。运营成本:诸多上门服务,虽然丢掉了店铺等租赁成本,但是也要考虑线上运营与线下到达的成本。才能实现盈利。
教育类
目前的教育行业在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创业者盲目进入的情况下已经进入泡沫期,预计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240亿元,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预计将突破1.2亿。但在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因为种种问题而倒下的企业。
2015年O2O死亡榜:惨不忍睹
死亡原因:
1。行业巨头半边天:新东方、好未来、腾讯课堂、淘宝同学这样的教育企业继续飞速发展,BAT等巨头持续通过并购或者入股的方式融合更多垂直教育企业,布局各自的生态教育圈,因此小企业想要发展生存会很难。
2。资金断裂,产品做得不深: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是目前来看,各个平台都还停留在解决师生交易撮合环节上,对于教师、学生、家长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都没做深。而在家教场景下,做深教学服务过程的价值,非常困难。教育是个相对复杂的行业,尤其在家教领域,需要老师和家长持续面对面沟通,在这种强关系下平台很难深度介入。
3。同质化产品多,缺少优质内容:目前在线教育的同质类产品颇多,光在线教育的产品就能达到千家以上,但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的壁垒就是缺少优质的教育内容。简单地把线下的内容录制放到线上是行不通的,课程缺乏相应机制,内容不吸引人,对用户来说会很痛苦。
旅游类
旅游类产品近几年可谓是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单说旅游类的App就远远超过传统类门店,粗略统计大概有上百家。按照主营业务的操作方式,旅游O2O项目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侧重某些品类,另一个是旅行产品生产、服务商类。但随着巨头们的投资或涉足,包括资本的冲击下,还是有一批企业未能幸免。
2015年O2O死亡榜:惨不忍睹
死亡原因:
1、产品重叠严重,竞争激烈:目前已关闭的旅游O2O绝大多数是产品出现了重叠。近年,线下传统旅游开始向线上布局,但一些巨头也逐渐从线上向线下转移,力图掌控线下资源及服务。在市场竞争格局下,新的创业者们似乎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能力了。
2、在线旅游产品渗透率低:旅游O2O中,最明显的短板还在于休闲度假产品中的门票产品,其渗透率低、增长缓慢。一些消费者还是不放心这类互联网产品,大多数还是进行线下购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