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跨境电商:2018年海淘规模将达1万亿
2014年2月,天猫国际上线,主营各大品牌标品;同年4月,京东全球购、街蜜、皇家空港、爱美购上线;8月,亚马逊直邮上线,以保税区+海外直邮+国际精品店+进口直采店的模式迅速占领市场;9月,一号海购、聚美海外购、唯品会全球特卖上线。一时间,超过20多家知名电商开始了跨境电商业务。
天猫、亚马逊、京东等传统电商入局跨境电商是为了维系原有的市场地位,并争取新的更大市场。他们坐拥大流量,不缺资金,所以在竞争一开始便占有优势。
但他们之间的玩法却并不同。天猫国际是M2B模式,开放平台入驻国际品牌。其流量大,直接与海外政府合作、招商便利,也能够与世界邮政体系进行战略合作,所以其上线便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亚马逊则采用海外直邮的方式,全球优质供应链物流体系和丰富的SKU使其吸引了一大批资深的海淘用户。
京东采取的是自营和B2C结合的模式,优势在于平台直接参与货源组织、物流仓储买卖流程,销售流转高,时效性好,通常B2C玩家还会附以“直邮+闪购特卖”等模式补充SKU丰富度和缓解供应链压力。一些传统零售商也采取此类模式,其劣势在于品类受限,目前此模式还是以爆品、标品为主。
除了这些巨头,以淘世界、洋码头、海蜜、街蜜等为代表的C2C模式,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其采取海外买手制,海外买手(个人代购)入驻平台开店,以长尾非标品为主。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投资助理杨露茜比较看好这种模式。她认为,C2C模式构建的是供应链和选品的宽度,电商的本质还是商业零售和消费者认知,“移动电商,与传统PC端电商不同,有消费场景化、社交属性强的特征,对于丰富的海淘非标商品,C2C的平台效应可以满足碎片化的用户个性需求,形成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前刚拿到1亿美元融资的洋码头虽是平台模式,但却在前端自建物流,C2C和B2C业务混杂于一个平台。洋码头2014年的交易流水在6亿元左右。
除了洋码头,去年拿到投资的还有蜜淘和蜜芽宝贝,两家创业公司分别拿到了3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投资。近日,蜜芽宝贝又拿到了1.5亿美元的融资。相比于天猫国际等,两家创业公司业务更为聚焦和细分,主要聚焦于母婴、美妆等领域。
在细分市场上,这些创业型公司已经初步具备了与电商巨头们竞争的能力。
洋码头CEO曾碧波曾表示,当洋码头去融资的时候,每个投资人都会问“你们怎么跟天猫竞争?”正是为了直面竞争,“为了融资,可以牺牲点股份”。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