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趋势研究】O2O虽然火爆但显然被高估了

时间:2015-10-14 08:15:25 点击:
来源:创事记 作者:李智勇

条评论打印收藏

2015年O2O相关的重量级新闻特别多,滴滴快的的合并,58与赶集的合并,百度投资200亿强化O2O,然后就是最近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等。常说的最大的10家互联网公司里6家在美国,接下来会有6家在中国,真要达成这目标估计要靠O2O来撑场才行,但实际上这领域里的有些商业模式的价值很可能是被高估了。

商业模式的脆弱度

很多商业模式都可以成立,但不同商业模式隐含的脆弱程度不同。

任正非老爷子有次讲话里说:我们和阿里、京东是不一样的,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是有一定风险的,大家一定要相信金融必须首先是金融,豆腐必须首先是豆腐... ...这里比较刺眼的一句是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阿里、京东、美团等很多公司骨子里其实是一个交易平台。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交易平台都有同样的风险,要想理解这点并进一步理解商业模式的脆弱程度,就需要对各种商业模式做下审视。

与IT相关的商业模式历经几次变更:

最古老的商业模式无疑是我卖东西,价格中包含利润的部分。在IT行业联想卖PC是这模式的代表。这模式在互联网下的一个升级版是在QQ和六间房上卖虚拟物品,卖虚拟物品与卖PC的核心差异是基于原子的产品其需求是来源于现实的,而虚拟物品的需求则先要营造一种场,接下来才会衍生相应的需求,是一种关系的代表(真的产品有时候也代表关系,但这种关系属于社会不属于企业)。

电脑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没现在这么成熟好用,很多企业处在一种抓刺猬的状态,想用但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IBM这样的公司开始系统的卖硬件与软件一体化的方案,目标客户是大企业比如银行等,一定程度上讲,这可以看做是最初的软硬件即服务业务。这模式现在看着不太流行,但实际上华为在运营商上的很多业务基本上就是这模式,并且在新技术比如无人机对传统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的地方却始终有市场。

当软件逐渐成熟后,就出现了微软这种卖软件License的模式,随着互联网兴起,这种模式则升级为软件即服务,AWS和阿里云上的很多服务可以归为这一类。

纯粹的互联网企业比如Google则走的另外的路,一边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形成巨大的流量,一边则在这上面形成广告平台。这模式的好玩地方在于,它变现的路径在后端,所以只要前端耗费的成本没超过一定限度,那前端是可以免费的。

而所谓模式的脆弱性其实可以有两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模式本身先天带来的脆弱程度;第二种解释则是模式本身没问题,但现实操作中模式的关键支点有问题。

上述几种模式里如果非要按脆弱程度来排行,那么由强壮到脆弱的排行是:华为、IBM那种打包的模式,互联网企业的卖广告模式,SaaS模式,卖PC模式。中间两个偏差不大,其最终强壮程度,取决于究竟形成了什么程度的垄断,这点下面会继续探讨。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O2O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