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跨境电商成外贸新引擎 未来几年增长率将超30%
“平台应该要有引导消费的能力,虽然消费者对海外商品非常感兴趣,但是要做到对高度细分的每件商品都非常了解,这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首先要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要用自己的营销能力让用户感知商品的吸引力。”王旭东进一步指出。
而对于许多不具备资金优势的初创企业来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探索海外供应链,王旭东表示:“许多小平台相较大平台而言,没有流量和资金的优势,所以需要在寒冬期抱团取暖,集合流量优势与厂家议价能力,不断深入挖掘供应链,解决货源问题,并且打通跨境的物流通路,争取时间窗口和探索新的方向。”
释放政策红利
经过几年的行业沉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行业链条日臻完善,行业格局日渐稳固,今年以来,电商产业政策红利也不断释放。
自从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以来,一直关心跨境电商的生存及发展。5月份,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在支持政策上,《意见》要求为电商企业合理降税减负,逐步将旅游电商、生活服务类电商等相关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有利于扩大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9月18日,海关总署正式下发文件表示,同意将天津市列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并执行郑州、杭州等7个城市的相关进出口税收政策。至此,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包括郑州、杭州、重庆、上海、宁波、广州、深圳、天津共8个城市。
海关总署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可指出,国家对跨境电商寄予了厚望,在政策上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包括海关需要24小时接受进出口的申报且在24小时之内必须要完成。
另外,王可表示,跨境电商对国家的需求有两方面:一个是解决小批量的出口结汇和退税的困难;另一个则是需要国家建立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满足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政府持续出台支持政策,跨境电商的发展可以用异军突起来形成,其已经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出口电商交易规模仍将保持20%-25%的增速。
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以来,跨境电商利好政策密集发布,涵盖面广,均直面跨境电商发展中的支付、物流、报关报检等企业“痛点”,目前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再增天津,可以明确当下进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税收、就业等各方面因素,国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的决心和政策倾斜短期内不会动摇,随着各方面规范性文件的出台,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仍会源源不断。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