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中心战略:阿里“恋上”北京 杭州“委屈”吗
今年上半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4498.75亿元,增长10.3%,是2012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国、浙江省3.3和2.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以信息经济、互联网+为代表的“一号工程”成为引领杭州经济增长新引擎。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旅游名片,那阿里巴巴也成了杭州的经济名片。
“恋上”北京
回顾阿里巴巴创业史,从上海撤离,回到杭州创业,再到纽交所上市。我们看到了一家企业与一个城市共同成长的轨迹:2000年阿里巴巴从湖畔花园搬到华星创业(16.200, 1.31, 8.80%)大厦,2009年阿里巴巴总部搬到滨江,2013年余杭淘宝城启用,2014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是不是有点像一个屌丝数次碰壁后,最终在杭州逆袭的成长励志片?
逆袭的故事,怎么讲都有道理。你可以说,杭州,或者整个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宽容的营商环境,孕育了阿里巴巴;你也可以说,阿里巴巴从骨子里改造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以致杭州被称为“电子商务之都”。
马云的说法是,阿里巴巴和杭州是“命运共同体”。但,为何又“恋上”了北京?
已有热心网友替马云给出了理由:让京东不好过;杭州不能继续满足发展,包括地理位置、人才、背景等局限性;其他电商在一线城市的不断渗透,已对天猫造成了一定威胁,而迁址北京将是天猫接下来动作前的一个重要信号。
这样的大动作,阿里巴巴必然是深思熟虑后的决策。早在今年4月,马云将北京定义成“电子商务以外的互联网服务”的大本营所在,作为杭州以外的第二个主场。
杭州怎么办
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的根在杭州,枝叶在全世界”。但他也说过,“我们不是普通的民营企业,也不是国有企业,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中国的‘国家企业’”。
可以想象,未来阿里巴巴与杭州,阿里巴巴或许情未移,但会“别恋”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大城市,这是杭州要适应的“新常态”。
杭州难免会觉得“委屈”,GDP增速重回两位数,跨境电商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批复了,又先后承办亚运会和G20会议,“臣妾做得还不够么”?
“委屈”不解决实际问题,杭州应该怎么办?
首先,“一号工程”新经济增势强劲,这个必然要坚持。信息经济在杭州已有相当完整的规模,除了阿里巴巴外,其他链条也有相对的龙头企业,如海康威视(34.07, 1.49, 4.57%)、华三通讯等。龙头企业是目前杭州信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小企业是未来信息经济发展的依托,二者相辅相成,杭州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军优势,引领壮大相关产业规模。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