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团和点评的“闪婚”需搞懂的五个问题
四、两家有什么仇什么怨?
市场就是名利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敌人和朋友。在美团和大众点评正式公布合并消息之前,我们先来看下两家多年来的恩恩怨怨。
2010年,团购飓风刮起。据统计,自2010年初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至2011年8月的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国的团购网站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家。其中,不乏各大门户网站的加入,也有新生的团购网站,新浪、腾讯、开心网、人人网等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也先后进入到团购领域。
但是由于过度的依赖于广告投放获取用户,以及无节操无底线的持续价格战(包括“创造性”的“负毛利”策略),团购网站的商业竞争变得过分依赖于资本的支持。千团大战,一触即发。经历那场血流成河的浩劫后,诸多团购网站纷纷金竭而亡,剩下的要么转型,要么被吞并。而今,中国的团购市场只剩下三个优胜者:美团、大众点评、糯米。
中国的团购市场随后进入寡头垄断时代。据团800数据显示,以美团、大众点评、糯米为首的三巨头就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美团与大众点评基本处于胶着状态,双方很难通过服务和价格等因素取得压倒性胜利。
双方围绕三四线市场展开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压力甚至让美团和大众点评的一线员工屡屡武斗。今年6月,大众点评就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针对6月12日发生的三起美团员工殴打大众点评员工的恶劣事件,已向美团总部发出律师函。
除了上述让人大跌眼镜的当面撕破脸,还有惨烈的价格战。2014年,美团斥资几亿,打算用包销品牌商户实现团购格局转换,处于更有利竞争地位,紧紧相逼的就是大众点评,通过更多的“免费吃喝玩乐”、“5元电影票”等营销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三四线城市用户,蚕食团购的市场。
此外,为了防止辛苦耕耘的商家被夺走,美团不得不让中小商户签“独家”协议来阻止竞争对手挖“墙角”,随后大众点评宣布成立专门针对此举的“飞虎队”到各个城市去打破独家计划。
而在外卖业务上,美团和大众点评也可谓并驱争先。去年5月,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入股饿了么,并达成深度合作,翌年初又参与其E轮融资。随后饿了么CEO张旭豪宣称,市场占有率已达60%。王兴当然也不甘落后,随之宣布美团已是国内最大的外卖第三方平台。
五、投资方与竞争对手合并,饿了么咋办?
美团与大众点评牵手,饿了么也在今日无意中躺枪,关于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合并的传闻不胫而走。其逻辑很简单,大众点评曾给饿了么入股8000万美元,两者与腾讯是一个战壕中的盟友。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大众点评与美团。只不过今非昔比,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之后,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合并的可能也并非没有。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