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只需“三个字” 深度破解生鲜电商盈利困局

时间:2015-10-03 22:51:02 点击:
来源:品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第四,仓储、物流、分拣、损耗四大块成本太高。

生鲜商品最注重新鲜和安全,配送上的高成本和高损耗,是赢利的最大困境。和标准化商品不同,水果、蔬菜等生鲜非标化商品,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人工逐一分拣挑选。另外从仓储到运输,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都需要冷链配送,很多借助于第三方,成本太高。如果自建配送冷链,基础投入又太大,模式又变得太重,大工程劳民伤财,最关键的是时间等不及啊,同行小伙伴们都在脱了鞋光着脚飞奔呢。

知道了99%的不赚钱的原因,那赚钱的1%的是怎么干的呢?

俺有田研究院同样私下走访采访了一些明着吆喝赚钱的,还有一些闷声大发财的农人朋友们。总结下来,就剩一条路,3个字:“小而美”,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特色小众、尝鲜新奇。

这类盈利的基本存在于淘宝、天猫、微商、美食社群中,他们基本只是专注于一个小众群体,做的是特色的小众市场,比如应季地标农产品,国外有机食品代购、美食爱好圈子等。这类的优势在于规模小、人员少,所经营生鲜食品对于消费者来讲,很难通过线下渠道购买的到,另外初于尝鲜品味地道等心理,还有就是对于生鲜食品创始人的故事、情怀、个人魅力所感动,愿意掏钱支持他们的发展。这类的消费者一般忠诚度很高,基本都是铁粉,黏性和复购率很强,想不盈利都难。

第二,原产地直供、农场CSA。

这一类的生鲜电商,基本都是特色地表农产品的原产地直供,或者是农场CSA的消费者会员制,这类生鲜电商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农产品或者浅加工农产品。产地基地直供,首先保证了毛利润率,一般至少是50%,另外一般这种基地农场的经营管理成本也很低,基本也就是10人以下的规模,便于管理和控制成本。此外通过城市周边的消费者会员的积累,建立与消费者的互动,比如结合乡村游、周日游、亲子游、农耕体验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亲密的信任的伙伴朋友强关系,只要你的产品有保证,大部分都很容易盈利。

第三,垂直细分市场,专业专注生鲜。

在上述99%的不盈利中,俺有田农业研究院与大家共同分析了最重要亏钱的四大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品类太多,SKU太多,成了集贸市场”,这也是很多生鲜平台走向亏损的最关键的一步,做着做着就大了,这个也与生鲜电商背后的资本的功利性贪婪性有关,再次不做讨论。那么要想盈利,应该专注做某细分专业品类,比如只做水果、进口水果、海鲜产品、进口海鲜等,这样单独做一个品类,不仅可以降低管理运营的难度,更是在采购上更专业、更容易品控、议价能力也更强,仓储也更简单容易建立,包装耗材也很容易做到标准化,这样整体成本都能够降低控制,因此毛利润也会高出很多。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生鲜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