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分析:为何“互联网+农业”是未来30年最大的金矿?

时间:2015-10-03 21:42:21 点击: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这个问题刚离开,下一个问题立刻就来了——“互联网+”这里加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无理取闹,你会很轻松告诉我,是农业。是的,没有错,但这是一个笼统的回答。

互联网+农业,加的是现代农业而不是农业产品。

现在,电商已在中国掀起一股空前的热潮,网络交易平台让人们看到更大的市场,马云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真的那么容易实现吗?怎么才能实现呢?

很早就有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将农业产品放到网上销售。这种形式的确很大程度解决了地区供求关系不平衡、信息不流通的问题,也为农业产品的种植者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但这就是“互联网+农业”吗?肯定不是。

因为从根本上,这并没有改变农业的结构模式,农产品电商只是一个简单的加法。

比如,中国IT行业很有知名度的联想公司专门成立农业投资事业部,并调兵遣将来负责运营。联想筹划的农业模式,理论上对农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在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联想力图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品质,最后借助互联网信息,设计创新产品营销方案,将农业的各个环节打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联想的农业模式,还希望着眼于整条链,并实施于各个点,将农业这列陈旧的火车从头到尾分布式安装动力系统,使得农业可以借助互联网飞快前进,而不是在火车头一味费力苦苦拉动。但迄今看起来,现实很严酷。

反过来,曾经热议的“京东送种子下乡”活动,是由京东提供农产品优质种子,由农民在农村培育种植,收获后通过京东平台销售。虽然表面上还是普通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但是实质上它是一种希望顺应市场供求关系的链条模式。传统农民种植一般不会考虑太多市场需求的问题,最多知道因地制宜种植。收获了产品,再去找市场,本就是一种不科学的经营方式,没有形成“产—供—销”的一条龙模式。京东这种模式,本质上是想依靠自身的互联网平台做到产品销售,利用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市场需求,依靠广大农村种植做到与农民的互利共赢。这看起来似乎更简单一些。

看似,“互联网+”首先不能仅仅做“加法”,第二不能排除人这个主体,第三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农业领域,互联网+农业=首先要用互联网把农民的真实关切、国家的战略利益结合和统一起来。

为什么要用30年?这是战略,执行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开始,工业从1.0走到现在即将步入4.0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也让人们前仆后继地投入其中。与此相比,农业革命就“低调”的太多,就像一个是舞台上掷地有声一唱三叹的名角,另一个是后台班子吹拉弹奏拨弄小鼓的老师傅,论风光劲,差着远哩。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