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何“互联网+农业”是未来30年最大的金矿?
自从“互联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以来,各个行业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为自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拔地腾飞。
而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制造”等这些新形态中,有一个最早被提出,却进展最缓慢的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互联网+农业”。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在2015年中国电商峰会(农业电商分论坛)上发表看法认为:“互联网+农业将推动中国跑步进入信息社会。”无论是通过张新红的话,还是其它官方、非官方的各种渠道,都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互联网+农业”对于国家未来经济体系建设重要性之强调,也反应出在国家的立场上,对于农业的重视,非常地不同寻常。
在前几年便有诸多人士说过农业是中国未来30年最大的金矿,但具体而言这如何理解呢?
为什么是农业,这是必要性,必然性
自古流传民以食为天,对于人类(尤其中国)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是一切的基础。我国地域广袤,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占有很高的比例,同时更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目前中国处于经济结构改革过程中,各个行业都在进行深度整合,农业作为一个保障,将是一个安稳社会民心的产业。
农业对于公民经济的重要性是一方面,而打造农业3.0,在此过程中,农业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因素对生活带来的影响。绿色蔬菜,优质大米等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也一路高涨。而另一方面,拥有大量产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还是农村,信息与交通的不便利,直接导致"城里菜贵没人买,村里菜贱没人买"的情况。
而农业3.0正是要以互联网为通道实现信息的流通,解决这一难题。那什么是农业3.0呢?
“互联网+农业”应是怎样的形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用逻辑推论和了解什么是“互联网+”,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当然,“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加法只是形式上的作用,真正内部运算的可能是“×”,可能是“÷”,甚至可能是“Ab”,只要可以将其与行业完美融合,任何形式都有可能。
所以,发展“互联网+农业”一定先要把互联网思维带入农业之中。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