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运用大数据+大众评审清理山寨品牌
据介绍,在实践中,如何判断消费者是否构成混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是一种主观判断,很难证明。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品牌方或权利人一般需提供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出具的市场调查报告作为证据,以线下搜集大量消费者的看法来证明消费者构成了混淆,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还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阿里巴巴法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山寨乱象,阿里将重点关注被大数据抓取到的涉嫌构成侵权的商标(商品),并通过大众评审团对其产生的“消费混淆度”做公开的评估。通过这个流程,最终会筛选出一批明确对正常消费造成混淆的商标(商品)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该负责人介绍说,希望通过这套机制努力保证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并实现对知名大品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治理山寨现象须线上线下联动
据了解,近几年来,作为全球领先的在线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直在持续加大投入。
此前,为严厉打击山寨、假冒“网货”,浙江省工商局与阿里巴巴集团曾联合签署了《联合打假合作协议》。该协议明确,阿里巴巴集团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势,向工商部门提供当前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聚集地、行业的相关情况。
工商部门则根据网络交易商品定向跟踪监测和网络销售商品质量抽检结果等监管信息,以及阿里巴巴提供的涉嫌网络经营违法情况,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案件督办等打假行动,及时落地查处通过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与此同时,阿里与质检总局、地方质监局等有关部门也在紧密开展各项合作。
就在今年7月,阿里与浙江省工商局又联合开展了“2015红盾网剑专项行动”,重点对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服装鞋帽、儿童老年用品、农资等重点类目和突出问题加强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监管。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将一直持续至11月前后。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